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新型導彈成功試射 專打快速移動地面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2 09:05:55  


非瞄准精確攻擊導彈作戰想像圖。
  自從在阿富汗、伊拉克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後,爲了應付機動靈活的反美武裝,美軍一直在積極研制各種“撒手鐧”。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12月5日報道,美軍剛剛成功試射了一種新式導彈“精確攻擊導彈(PAM)”,該導彈在飛行中能靈活調整方向,專門打擊快速移動的地面目標。 

  “巴格達任何目標都逃不掉” 

  PAM是一種垂直發射的亞音速導彈,重45公斤,射程40公里,其最大特點就是可在空中調整方向,從而有效攻擊地面移動目標。PAM如此“技壓群雄”主要依賴于它先進的制導技術,它裝備有可自動切換的熱成像紅外/半自動制導彈頭,用上了先進的自動瞄准識別(ATR)技術,打擊精度很高。 

  此次發射試驗是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進行的,試驗對象是NLOS-LS發射系統的15枚PAM原型。導彈從戰術箱式發射單元發射後,裝有遙感勘測系統的PAM轉而進入飛行階段。接著導彈展開彈翼,“彈眼”頓時掙開了——NLOS-LS導航系統成功啓動,推力矢量控制系統和控制激勵系統開始控制彈體,遙感勘測系統、電池系統、空中數據系統和推力系統也都正常工作,從現場情况來看,各信息系統間的協調十分順暢。 

  此次試驗中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當屬PAM的“空中漂移”。試驗者特意讓一輛無人駕駛卡車在公路上以時速40公里作“Z”字形機動,而普通導彈的飛行軌道都是預先計算好的,很難攻擊這種高速移動目標,但PAM却確實做到了。只見一名士兵站在雷達顯示屏前,借助激光器確定導彈與卡車間的距離,幷隨時調整導彈的飛行軌道。導彈在一開始時GPS導航系統與紅外導航系統(IR)同時啓動,在快接近目標時轉入紅外導航狀態,最後一擊命中高速移動的卡車。

  據悉,美軍已看到了該型導彈在伊拉克戰場上重要應用價值。正如美軍非瞄准綫發射系統(NLOS-LS)項目負責人道格拉斯·迪瑞上校所說:“有了PAM導彈後,我們能隨時告訴它該怎樣飛行,我們可在巴格達的公路中間發射,然後直接打擊任何企圖逃跑的武裝分子,巴格達任何目標都逃不掉!” 

  海軍也投數億美元來“分羹” 

  PAM與LAM(空中待機攻擊導彈)、CLU(箱式發射單元)都是美軍非瞄准綫發射系統(NLOS-LS)的組成部分,NLOS-LS近幾年來受到了軍方的“特別優待”,其相關研發不斷提速,PAM則受益最深。該計劃由洛·馬和雷聲導彈系統公司組成的聯合公司網火(NetFires)公司具體實施。

  在2004年3月,該公司與美陸軍航空和導彈司令部簽訂了價值11億美元的系統設計和研制(SDD)合同,合同爲期6年,用于研制PAM、巡航攻擊導彈(LAM)和CLU。

  除了剛試射成功的PAM外,NLOS-LS計劃還包括巡航攻擊導彈(LAM)和CLU。LAM具有與PAM相近的重量,裝備一台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能够巡航30分鐘,飛行70公里,還能够在飛行過程中重新瞄准目標。

  CLU可容納15枚垂直發射的導彈,其自身重1430公斤,可由“悍馬”軍車或武裝直升機搭載作爲作戰平台。CLU擁有自我定位系統,能够通過收集多種傳感器采集到的目標信息自動確定目標方位。 

  PAM在研發之初還是美國陸軍的“家里事”,但後來海軍在聞聽其“遠大前景”後也决定分一杯羹。2006年1月,在五角大樓的推動下美國海軍與陸軍簽署了合作研究備忘錄,使得NLOS-LS成爲聯合研究項目。其中PAM、CLU已被美軍的瀕海戰鬥艦(LCS)選作水面作戰武器。預計在NLOS-LSP項目全壽命周期內,海軍需要砸入數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給LCS的經費預算帶來了沉重壓力。美國海戰新寵濱海戰鬥艦LCS近年來屢傳超支風波,這其中恐怕還有PAM的“功勞”。(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