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總值超英國 以色列成爲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2 08:31:14  


以色列國防部總司長布哈瑞斯日前表示,以色列今年的武器出口總值超越英國,成爲世界上第四大武器出口國。圖為以色列“梅卡瓦”4主戰坦克。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以色列國防部總司長布哈瑞斯日前表示,以色列今年的武器出口總值超越英國,成爲世界上第四大武器出口國。布哈瑞斯指出,2007年以色列出口的武器總值達四十億美元。目前世界上武器出口總值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與法國。

  以色列《國家報》報道,以色列國防部日前召開特別會議,召集武器出口商、安全器材出口公司,說明國防部的武器出口監督規定細則。布哈瑞斯表示,新的監督武器出口規定考量了國家安全、外交政策以及國際協定。

  負責監督出口武器的官員品克表示,新的武器出口規定,讓以色列國防武器單位不再只是提供服務,同時也讓國防武器單位成爲供應者和管理協調者。

  以色列的“軍售外交”

  中東的彈丸小國以色列能靠敏感的軍售交易發迹,除了憑借猶太商人的精明和機敏,還得益于諸多因素。其中包括了以色列的“軍售外交”政策。

  對外軍售曆來是以色列政府的優先考慮。以色列政府之所以如此賣力地爲本國軍工企業拉攏國外客戶,一方面自然是覬覦其可觀的稅收來充填國庫,而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希望借助軍火外貿打開相對孤立的外交局面,幷鞏固既得的對外關系。

  以色列的“軍售外交”傳統實際由來已久。1962年,印度在中印邊界的軍事冒險失敗後,尼赫魯政府就相中了以色列的武器。機敏的以色列人趕忙以兩國建交爲條件,運去一整船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盡管印度迫于阿拉伯世界的强大壓力最後退縮了,但以印之間的“地下通道”從此打開,雙方的秘密軍火交易由此開始。

  新加坡可謂是以色列“軍售外交”的又一個成功典範。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爲了對抗周邊强國的壓力,曾邀請以色列幫助建立本國軍隊。以色列在慷慨相助的同時,趁勢出口了一批改進的AMX-13輕型坦克。更重要的是,兩國由于軍事合作而建立了外交關系。

  大企業條件“得天獨厚”

  除了“軍售外交”之外,在以色列軍工業中,公私合營的和一些大型私營企業通常會在政策層面較爲“得天獨厚”。而那些小型私人軍火公司雖然很少有這種福氣,却也自有生存之道——上層路綫。目前,全以六百多家小型私人軍火公司的頭目大多是以色列國防軍或情報部門的前高官。這些高級軍官提前退休後,便大搞此類“二次創業”來牟取暴利。

  當然,如此自立門戶的高官還須達到一定的職位級別。前國內安全總局——辛貝特的首腦,現某軍火公司副總經理伊塞克·列維說過:“如果你連個中校或摩薩德、辛貝特的部門頭頭都不是,沒有人會搭理你的!”這些老總們正是利用先前在工作中建立的海外關系,才得以出口大批武器和軍事技術。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完全沒有意識到它們只是在同一些私人做交易。有時他們也許會問:“你是摩薩德,對嗎?”對此軍火商們盡管予以否認,却還是會巧妙地“透露”他們是在爲情報部門工作,以博取客戶的信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