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讀陸戰武器裝備發展趨勢 向一體化融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5 10:55:49  


中國陸盾-2000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射擊。(資料圖)
  適應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堅持科技强軍,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加快機械化和信息化複合發展,切實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繁榮和發展軍事科學,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融合式發展的路子,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對我國新時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當前,以軍事信息技術爲核心的軍事高技術群,正在推動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轉型,幷使進行戰爭的主要工具——武器裝備發生“跨越式”飛躍,即由傳統武器裝備階段迅疾轉向高技術以及信息化武器裝備發展新階段,其中陸戰武器裝備一體化系統對抗與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格外引人注目。對此,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進行審視和駕馭。從本期起“軍情熱綫”將請有關專家陸續介紹和闡釋信息化轉型中世界軍事變革及其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新知識和新動態等,以饗讀者。——編者

  信息化轉型非同凡響 

  在當今的世界新軍事變革中,一個顯著標志是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速度陡升,幷形成了以高技術裝備爲核心的融合發展新態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陸戰武器裝備開始向系統化對抗方向發展,正在變“先著眼個體再著眼整體”爲“先著眼整體再著眼個體”,特別是注重以“系統”謀功能,以綜合集成途徑謀求最大的整體作戰能力,充分發揮各兵種裝備“1+1>2”的效應。發展中人們已清晰可見:如今陸戰軍事力量正在經曆一場重大變革。 

  目前,各國在積極發展信息化裝備的同時,一方面努力使武器裝備具備先進的火力和機動力,同時更加注重强大的信息力作用,從而全面開啓了陸戰武器裝備信息化全維一體、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現代信息化陸戰平台可謂家族龐大,人丁興旺。他們以信息技術爲紐帶,通過武器系統的有機融合,不再是一個個單元的簡單集合,而是注重武器、火力、平台“渾然一體”,尤其是三軍綜合信息作戰系統,近年來已成爲許多國家競相建設和發展的重點。 

   全維一體系統對抗 

  當前,一些發達國家軍隊在加速推進全維一體、融合發展的信息化轉型中,均重視把全力推進陸戰武器裝備一體化系統對抗的變革與發展當作重要一環,從而使現代戰爭既表征爲武器對武器的對抗,也更加凸顯出體系對體系、系統對系統的對抗。 

  陸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和最爲基礎的軍種。而今,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陸戰場已今非昔比,陸戰武器裝備發展于變革中大力運用高新技術武裝自己,開始譜寫新的變奏曲:不斷優化自身結構,更加注重系統集成、融合發展和注重一體化運用,使得現代戰爭舞台异彩紛呈。陸軍航空兵的誕生,使陸軍如虎添翼,具備了空地一體的作戰能力;“陸戰之王”坦克裝甲車輛“嵌入”數字化信息系統,使之在各種戰場環境中機動更加自如;先進制導技術使炮兵、防空兵火力打擊更加精確;現代化工程裝備大量列裝,使“開路先鋒”能够化天塹爲通途……正是:現代陸戰已開始由單兵種作戰向各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發展,以系統對抗爲主導的發展模式已經取代單元對抗模式,單元作戰優勢也必然地開始讓位于“體系對抗優勢”。 

  火力戰與信息戰幷舉 

  現代戰爭中,火力戰與信息戰緊密融合,主戰平台系統加速向通用化、輕型化、快速化方向發展,幷在加速更新換代中呈現出許多新特點:强調一專多能,减少型號品種;注重性能質量,提高通用性和互換性;利用信息技術將不同代武器組合成新型系統;重視現有裝備的改進改造,實現一代平台、多代負載等。 

  一些國家陸軍爲了適應多元化作戰目標和複雜作戰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要求,在設計新型裝甲戰鬥車輛和武裝直升機時,盡可能采用通用的設備系統和技術標准,以發展具有多種功能的一體化陸戰平台。尤其進入新世紀以來,各軍事强國根據快速反應作戰及現役裝備龐大笨重、難以空運等情况,非常重視作戰平台的輕型化和快速化發展。例如,美國正在研制的第四代主戰坦克,重量僅15-20噸(現役M1A2坦克重約68噸),一架C-17運輸機可運載3輛,可有效實施遠程作戰。 

  作戰實現高能高速遠程 

  現代作戰正在向高能、高速、遠程發展。現代陸戰武器系統將包括直接火力支援系統、間接火力支援系統和非致命武器系統等,對這些武器系統的要求是:更輕、更小、殺傷力更强,更加注重火力即殺傷效果的集中。據悉,目前美國陸軍在研中的“未來作戰系統”,有一種多功能加農炮和兩種導彈系統,前者采用電熱化學技術,具有更强的殺傷力;在兩種導彈中,其中一種稱爲“小型動能導彈”,是視距反坦克超高速導彈的小型化産品,可摧毀2千米距離上的各種裝甲;另一種導彈稱爲“網火”導彈,能以遙控方式垂直發射,火力系統在射程、速度、殺傷力、精度等方面實現了功能互補。 

  信息化武器裝備成新寵 

  信息化作戰武器裝備是以信息技術爲核心,直接用于摧毀、破壞和削弱敵方信息和信息系統,幷保護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統的各種武器裝備的統稱,主要包括信息對抗偵察、信息進攻、信息防禦與保障武器裝備,如今已愈來愈成爲陸戰武器裝備體系的“新寵”。現代戰爭表明,信息戰武器已成爲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奪取信息優勢的主戰裝備,也是奪取未來高技術戰爭制高點——信息優勢的重要法寶。目前,世界各國特別是軍事强國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秘密研制各種信息戰武器,如計算機病毒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光電幹擾與激光制盲武器、信息對抗偵察裝備、電磁脉沖武器等。此外,一些軍事强國還在考慮研制納粹機器人和芯片細菌武器等,能像吞噬垃圾和石油廢料的微生物一樣,嗜食矽集成電路,對信息戰系統可造成毀滅性攻擊。 

  先進保障手段多樣化 

  信息化戰爭的保障對象是現代精密複雜的武器系統、戰場設施和高科技武裝起來的戰鬥人員,需要開發可靠的、信息化程度高的裝備狀態監控和故障診斷系統。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裝備本身的可靠性,以减少保障需求。近年來,外軍研制、列裝了許多信息化技術保障裝備,主要有:檢測診斷設備,單兵維修系統,遠程支援系統等,其中技術保障機器人成爲信息化戰場一大亮點。像戰場突擊機器人,可用于戰場火力突擊或反裝甲、反步兵的火力伏擊;戰場偵察機器人,可用于觀察、監視和搜集情報;三防機器人,可用于遂行施放烟幕、對核生化沾染區偵察及取回樣品等艱巨任務。 

  網電一體成突破重點 

  隨著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陸戰武器裝備上的應用,陸戰平台控制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已成爲重要趨勢。從一些國家的發展情况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目前主要有三種新趨勢:一是繼續大幅提升信息獲取、處理和使用能力;二是實現一體化無縫鏈接,可在全球任何地方獲得全方位信息接入和獲得信息支援;三是提高生存能力。由于綜合電子信息作戰系統同時也是作戰打擊的主要目標,因此提高抗幹擾和抗毀傷能力,無疑是未來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發展的重點。 

  信息化彈藥發展前景廣闊 

  精確制導彈藥技術目前正在向靈巧型和智能型方向發展。在信息化戰場上,靈巧化彈藥將能够自主搜索、鎖定幷摧毀敵方目標;智能化彈藥則能够依靠戰場信息鏈路獲得所攻擊目標的信息或自主發現巡邏區域的目標,完成目標類型識別、攻擊任務再分配或摧毀目標。尤其是還有能够爲戰役或戰術指揮員提供戰場態勢信息、目標毀傷信息的視頻偵察彈;能够對威脅地域進行監測的戰場傳感器彈;能够對敵方戰役戰術通信進行壓制幹擾的通信幹擾彈,能够對敵方電子裝備實施硬摧毀的高功率微波彈等。這些信息化彈藥融入C4ISR網絡,使得陸戰水平産生了巨大飛躍。 

  地面作戰無人時代新開端 

  數字化作戰系統的出現,被外軍認爲是陸戰武器系統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現代單兵數字化裝備,又稱“單兵一體化防護系統”,是從頭到脚,從攻擊、防護到觀察、通信、定位,能實時地偵察和傳遞信息的21世紀士兵在數字化戰場上使用的個人裝備組合,具有人機一體化、多功能等特點。目前,美國、俄羅斯、英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都制定了單兵數字化裝備發展計劃。外軍認爲,未來數字化的士兵,將是有指揮、協調、保障功能的作戰系統單元,甚至將成爲地面作戰無人時代的開端。(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