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和平使命07”軍演遠程兵力投送全記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3 11:36:36  


這是參加演習部隊的重型裝備在進行火車裝載。
  鐵路行程10300公里,空中航程2700公里,投送人員1600人,裝備物資數千噸——這是和平時期解放軍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遠程兵力投送。 

  從7月20日開始,參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的中方參演部隊官兵和裝備,從位于中國西北大漠腹地的駐訓地,開始了向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演習地域的萬里大機動。 

  鐵路

  7月20日上午11時30分,在喧天鼓樂聲中,滿載著首批300多名參演官兵和軍用物資的列車緩緩駛出了新疆吐魯番火車站。 

  爲了確保“萬里機動”的順利進行,中央和地方鐵路部門給予了全力支持和配合,提供了第一流的硬件保障。貨車用的是提速後的車輛,技術狀况完好。每列車配三節新型空調客車,包括兩節硬臥和1節軟臥,用于運送官兵。 

  北京時間7月28日13時10分,最後一批鐵路運輸參演部隊換乘俄羅斯軍列,安全駛出滿洲里口岸進入俄羅斯境內。在7個晝夜的長途機動中,軍列先後穿越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行程達5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的整個輸送過程進行順利,沒有出現任何閃失,做到了“人不擦皮,車不掉漆”,齊裝滿員地抵達國境。 

  陸航 

  7月29日9時54分,伴隨著發動機的隆隆轟鳴,一架架綠褐兩色迷彩塗裝的直升機依次平穩升空,組成編隊,開始解放軍陸航部隊曆史上第一次大機群遠距離跨國境兵力投送。 

  出發前,在第一梯隊帶隊長機上指揮空中轉場的軍演聯合戰役指揮部副指揮員馬湘生少將向記者介紹說,在這次跨國兵力投送過程中,陸航的16架米-17運輸直升機和16架直-9武裝直升機混合編隊,分爲兩個梯隊前往演習地域,整個空中機動距離約2700公里。這次空中機動,是對中國陸軍航空兵的一次實際鍛煉與考驗。 

  掠過連綿的阿爾泰山脉,掠過美麗的喀納斯湖……“鷹群”一直向北勻速疾飛,前面就是此次陸航跨國機動最大的“攔路虎”——友誼峰。 

  由于友誼峰超過了裝備飛行的高度極限,編隊將穿過山峰西側的山穀,從著名的喀納斯冰川上空飛出國境。雨剛停不久,雪峰之上雲霧繚繞,航綫上厚積雲、層積雲、雨積雲密布,雲底高最低僅100多米,直升機編隊就在雲下穿行。 

  危險說來就來!直升機剛飛過喀納斯湖,轉過一個大彎進入冰川上空,前方就出現一大片雲彩,擋住了機群的去路。 

  “各機組注意,各機組注意,保持好距離,保持好速度。”長機機長沈正文命令道。他迅速控制住直升機,使其保持平穩。好在雲層不是太大、太厚,不到兩分鐘,直升機編隊順利闖過了這一關。 

  直升機越飛越高,快速穿行在友誼峰和無名峰之間的山隙中。峽穀最窄處僅有600多米,近得仿佛用手就能摸到那些萬年不化的冰雪。 

  突然,飛行員最爲擔心的山穀氣流不期而至,記者乘坐的直升機上下顛簸,機上擺放的行李箱相互磨擦,發出“吱吱”聲。“米-17尚且這樣,直-9W不知會折騰成啥樣?”記者不由得替駕駛武裝直升機的飛行員們擔心起來。 

  此時,只見機長快速地操作駕駛杆,果斷調整飛行狀態,努力地讓直升機在氣流中保持平衡。3分鐘、6分鐘、10分鐘……猛然間,記者感到直升機向上一躍,抬頭一看,直升機前方豁然開朗——我們已飛過友誼峰,進入俄羅斯境內了! 

  經過3小時24分鐘的飛行,16架參演直升機安全降落在俄羅斯巴爾瑙爾機場。在這里進行短暫休整後,飛行編隊將再次起飛。 

  空中 

  7月31日8時30分,隨著第一架伊爾-76運輸機從新疆中部某機場起飛,參加演習的中方部隊全面啓動空中輸送。 

  據中方導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方參演部隊分三個梯隊、18個架次進行空中輸送。31日出發的是第一梯隊,由6個飛行架次組成,共輸送200多名來自陸軍戰鬥群、空軍戰鬥群和綜合保障群的人員及裝備。 

  大約4個小時的飛行之後,他們成爲最早到達俄羅斯演習地域的中方部隊之一。這批部隊分別進駐俄羅斯沙戈爾機場和實兵演習地域,進行適應性和針對性訓練,幷開展與俄羅斯軍隊的交流活動。 

  承擔這次演習空中輸送任務的是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這是中國軍隊空中投送的骨幹力量。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伊爾-76運輸機還將繼續向俄演習地域輸送中方部隊和裝備,幷擔任參演殲轟-7型飛機編隊轉場飛行的引領任務。 

  遠程投送難在哪里 

  “遠程兵力投送既是這次演習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演習取得成功的前提。”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學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聯合軍事演習從某種程度上說,既是練反應、練實戰,也是練機動、練運輸。 

  中俄雙方聯合設計了一條兵力運輸綫路:從新疆出發經滿洲里換乘換裝後進入俄羅斯地域,然後沿俄西伯利亞大鐵路自東向西穿越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抵達車里雅賓斯克的切巴爾庫爾演習場,整個行程超過了一萬公里。 

  陳學惠說,從鍛煉部隊的角度看,選擇這個運輸綫路,是鍛煉軍事交通保障和部隊長途跨國機動的一次難得機會。 

  還有專家分析認爲,中國繞道遠東進入演習區域,這一遠程兵力投送對中國來說利大于弊。這一次的兵力投送也是解放軍首次如此遠距離的長途機動,除了陸地部隊的行軍能力經受考驗外,空軍部隊的遠程運輸與空中加油能力也都備受考驗。 

  對于中方參演的直升機部隊來說,遠程機動的難點幷不僅在于距離長。 

  被稱爲“陸航尖兵”的武裝直升機分隊指揮員孫鳳陽告訴記者,這次跨國飛行最大的難題除了空中轉場距離長外,還有地形和氣候條件複雜,與俄方地面指揮人員溝通時存在語言障礙等。特別是在穿越中俄邊境時,參演直升機編隊將飛越海拔達到4000米以上的阿爾泰山區。 

  孫鳳陽指著一份軍用地圖給記者解釋道:陸航混合編隊從阿勒泰起飛後,將飛越位于中、俄、蒙、哈四國交界的友誼峰,再到俄羅斯某機場轉場。拋開氣象惡劣多變、地形陌生複雜、新型武裝直升機列裝不到兩個月尚在“磨合期”等因素不說,編隊飛行還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友誼峰海拔4300多米,超過了直-9W飛行高度的極限,只能從兩座冰峰間狹窄的山隙飛過;二是從阿勒泰到俄方某機場,航程較遠,同樣超過了該型直升機的最大設計航程。 

  “這是一條國際‘處女航綫’,當初俄羅斯軍方認爲此航綫風險太大,提出用他們的大型運輸機將我們的直升機拉過去,總部首長征詢陸航部隊意見後,毅然决定我們自己飛過去。”孫鳳陽告訴記者,“既然選擇了這條航路,陸航官兵就有勇氣、有能力闖過這道關口。” 

  爲增大直升機的航程,孫鳳陽和官兵一起想了不少辦法:在機艙內加設副油箱的基礎上,准備了幾桶油,能够隨時進行“空中加油”;巧妙設計飛行動作,對開車後即刻飛行、按經濟速度爬高、小坡度轉彎、控制飛行高度等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以盡量節省航油;精心計算每段航程的用油量,精確到1公升…… 

  “挑戰也意味著機遇。經過官兵精心准備,我堅信我們一定能够用技術、智慧和勇氣,戰勝一切挑戰,創造陸軍航空兵新的輝煌!”孫鳳陽說。(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