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王牌部隊“鐵軍”轉型後揚威中俄軍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8 16:43:32  


中國陸軍裝甲部隊作戰前動員。(資料圖)
  二00五年八月,“和平使命—二00五”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在山東半島進行。中方參演部隊的陸軍主力是濟南軍區某紅軍師,他們擔負兩栖登陸和強制隔離作戰兩個全新課題的演練。兩栖登陸作戰演練當天,演習地域連降十四個小時大雨,風大雨急,海上浪高近三米、湧高兩點五米,達到某新型裝甲輸送車的泛水極限,中方參演官兵沉著應對,四十二輛裝甲車全部強行涉水搶灘登陸,展示了中國軍隊的強大戰力。

  其實,像這樣的精彩表現,在這支王牌部隊八十年的歷史上,有著太多的先例。這支部隊素有“鐵軍”之稱,是中共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戰爭年代,參加過三千多次戰鬥,從這裏走出了五位元帥、七位大將等三百多位將帥。

  一九九七年,這個師率先成為中國軍隊的輕型機械化步兵師,成為具有時代特徵、代表新型陸軍發展方向的鐵軍部隊。近十年間,該師參加了十七項重大軍事任務。江澤民曾兩次視察該師並題詞。去年十一月,胡錦濤簽署通令,為該師記集體二等功。

  副師長葉勇,在中俄聯合軍演時是“秋收起義團”團長。他說,“和平使命—二00五”中俄聯合軍演的成功,是他們提高“聯合制勝”能力的一個縮影。這次演練,全師出動不同建制單位、不同專業分隊數千人,既要與中國軍隊兵種協同,又要與俄軍聯合,也有自身內部的合成。參演的師團領導先後組織了八次聯合指揮所沙盤推演,四次全裝備全員額全要素合練,實現了海上、空中和地面行動每個作戰要素的高度合成,任務完成非常出色。

  原師長徐經年擔任搶灘登陸總指揮,負責指揮中俄兩國陸海空四個兵種。指揮陸軍搶灘登陸作戰,這對具有較高軍事素質的徐經年來說不在話下。但同時指揮兩個國家四個兵種的協同作戰,卻是新課題。他向俄羅斯軍官、中國海軍、空軍的指揮員學習他們的作戰原則、戰法等,並與他們一起反復研究聯合搶灘登陸作戰的協同時機、戰法運用等,並反復進行演練。在正式演習中,徐經年指揮從容,圓滿完成任務。

  二00五年六月,某新型突擊炮裝備這個師,上級要求四十多天后新裝備就得參加“和平使命――二00五”中俄聯合軍事演習。而此時新裝備訓練一缺教材參考、二缺經驗借鑒、三缺時間保證,在別人眼裏,讓新裝備馬上投入大型實兵實彈演習,簡直是天方夜譚。

  炮兵團團長郭永忠當時是師炮兵指揮部主任。回憶起這段經歷,他說,鐵軍啃不下的骨頭還沒長出來呢!於是,由所屬炮兵團原團長趙守濱掛帥的攻關小組,找資料、請專家、測資料,沒日沒夜地“貓”在氣溫高達攝氏五十度的狹窄炮車裏摸索訓練。七月十一日,官兵們駕馭這種新型火炮一亮相就贏來滿堂喝彩,整個演習共發射炮彈七十三發,發發命中目標。

  “在鐵軍部隊,只要是為鐵軍增光添彩的事,就是豁出命來也要幹。因為能在鐵軍部隊當兵,是我一生的榮耀。”炮兵團二營五連班長陳冬冬說起這樣一件事:中俄聯合軍演期間,一夜大雨把剛剛挖好的掩體變成了“水塘”,火炮陷在稀鬆的炮床裏,肯定打不准。時間緊,人手少,他第一個掄起鎬,帶領全班戰士在土質堅硬的場地重新構築掩體。演習中,作為全營的基準炮,實現了首發命中、發發命中的目標。(來源:中新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