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建軍80周年 專家解讀解放軍歷次大閱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7 17:28:30  


1999年中國國慶大閱兵。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新華網報道,“閱兵,是傳統的軍事儀式,也是展示軍隊建設風貌的重要視窗。”國防大學教授蔡仁照介紹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始終重視閱兵,歷次閱兵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的。” 

  蔡仁照說:“1949年至1959年期間,解放軍先後舉行了11次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逢大慶舉行閱兵’的決定。1984年和1999年國慶,我國舉行了盛大閱兵式。” 

  1949年10月1日舉行的開國大典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軍事盛典。這次閱兵,按閱兵式和分列式兩類程式進行,閱兵式在靜止狀態下進行,分列式在行進狀態下進行。閱兵式歷時兩個半小時,天安門廣場始終沉浸在熱烈和歡樂的氣氛中。開國大典閱兵,以步兵、騎兵為主,海軍只有一個方隊,空軍只有17架飛機,16400名受閱官兵中,技術兵只占3%。那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絕大多數是步兵。 

  1984年國慶35周年大慶,受閱部隊共10370人,編成46個方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空中梯隊4個。參加受閱部隊中,海軍、空軍以及裝甲兵、炮兵的方陣大大增加了,表明我軍的高技術軍兵種在數量和品質上都有很大發展。46個受閱方陣中,步兵方陣只有5個;4個空中梯隊中,最大的機群為9機編隊。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為我國自行研製,其中有19種新裝備,有的裝備具有世界先進水準,反映出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首次參加閱兵,震撼了世界。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大閱兵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來自陸軍、海軍、空軍、武裝員警部隊、民兵預備役的1萬多名官兵,400多台戰車、火炮、各種導彈等,浩浩蕩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在42個地面方隊中,步兵方隊下降到兩個,裝甲兵、炮兵等兵種已占70%。參加閱兵的空中梯隊上升到10個。這種結構的變化標誌著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構成的優化。空中航空兵從單一機種發展為有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加油機等多機種、遠中近配套的雙重打擊能力和威懾力。海軍建立了5大兵種,作戰艦艇比建國初期增加了近30倍。這表明,人民解放軍的高技術軍兵種已成為主戰力量。 

  “每一次閱兵,都是人民解放軍和民兵預備役部隊向全國人民彙報武裝力量建設的新成就。”蔡仁照說,“閱兵彰顯了國家主權,突出了國防實力,展示了中國政府維護國家和地區安全的力量和決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