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企圖利用印度軍港 增強印度洋作戰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5 11:37:21  


美國海軍海上力量展示。(資料圖)
  用優惠條件拉攏 拿中國軍力說事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馬倫20日在印度訪問時提出,希望美國海軍戰艦和戰機能更自由地進出印度海軍基地和其他設施。這是美國海軍在亞洲南部地區的一大舉動,一旦“夢想成真”,將對周圍的安全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印度報業托拉斯近日報導說,馬倫與印度海軍司令梅赫塔會談期間討論了一些重大問題。馬倫事後在新德里透露說,“我們討論了美國海軍戰艦和戰機自由進出印度軍港的事項。這個建議是建立在互惠基礎上的,仍處於討論之中。目前,美軍戰艦主要是以個案審批方式進入印度軍港的。” 

  用戰機雷達引誘,並拿中國軍力說事 

  馬倫所謂的“互惠”,是指美國海軍為印度海軍提供的幫助。馬倫表示,美國海軍可以提供先進戰鬥機、雷達和其他裝備給印度海軍。美國海軍甚至可以為印度海軍建造新型航母提供技術合作。美國海軍還可為印度海軍培訓更多的飛行員,目前印度海軍32名航母戰鬥機飛行員在美國戰爭訓練學院的課程學習快要結束。馬倫還透露說,在最近美印日三國西太平洋演習中,許多新的聯合作戰概念得到了檢驗。 

  為了給印度施加壓力,馬倫還拿中國說事,製造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他挑撥說,美國反對中國軍力增長,對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影響的增加表示關注,中國應該在戰略意圖方面透明化。他聲稱,“我們最近已注意到中國軍事重點從地面部隊轉向加強空海能力。然而,在開發戰略武器意圖上,北京應更透明化。” 

  為了促使印度同意美艦能更自由地進出印度軍港,馬倫還聲稱斯里蘭卡反政府武裝猛虎組織的海上力量“令人關注”。馬倫進一步施加影響說,全球的反恐作戰可能持續幾十年。 

  美拉攏印加入其主導的“千艦海軍” 

  馬倫向印度提出美軍戰艦更多地自由進出印度軍港是其“千艦計劃”在印度洋推行的一大步驟。2005年,馬倫在國際海軍研討會上提出了所謂的“千艦海軍”計劃,希望世界各個沿海國家出動戰艦,總數幾百艘到1萬艘不等,以維護世界海上安全,共同執行打擊恐怖主義、走私、海盜和救援等海上任務。馬倫聲稱,“印度海軍領導層似乎很支持‘千艦海軍’計劃,反應很積極,現在取決於印度決定多少艦隻參加。” 

  然而,印度海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近日表示,印度海軍尚未就此作出決定,即使海軍願意參加“千艦海軍”計劃,還需政治階層的批准。他透露說,目前印度與美國正最後敲定“海上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海上安全合作,打擊海盜和其他犯罪活動。 

  企圖利用印軍港,增強印度洋作戰能力 

  美國海軍希望戰艦更多地自由進出印度軍港,是其推行全球作戰計劃的一部分。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以反恐作戰為由,積極推行全球軍事戰略,先後發動或參與了4次戰爭,包括1991年海灣戰爭、1999年科索沃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海軍雖然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上力量,包括由10多艘航母組成的最大作戰群,然而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71%,美國海軍捉襟見肘,顧此失彼,疲於奔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試圖以“千艦海軍”計畫彌補兵力不足,維護全球海上利益。 

  在印度洋地區,美國等西方國家所需的大部分石油通過該水域運輸回國,然而,美國海軍忙於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戰,還要威懾伊朗,兵力嚴重不足。不僅如此,遠離本土水域的美國海軍,在遙遠的印度洋只有迪戈加西亞(迪島)基地可用,但迪島離印度洋周圍沿岸地區達幾千公里,美國海軍急需沿岸港口進行補充和休整。印度是印度洋周圍沿岸地區的一個大國,美國海軍試圖通過戰艦更自由地出入印度軍港,彌補在印度洋沿岸地區沒有軍港的缺憾,增強美軍在印度洋地區的作戰能力,同時,還可利用印度海軍威懾更多的國家。 

  美軍艦進出對印度不利 

  然而,從印度方面來說,需要全面衡量讓美艦更自由進出其軍港的利弊。從國家安全戰略來說,美艦自由進出印度軍港很可能造成“引狼入室”的惡果,軍港及其周圍軍事部署很可能暴露無遺,包括戰艦停泊型號、航道水深和周圍防空設施等秘密。 

  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均離印度洋不遠,而且面對美國武力威脅的伊朗就在印度洋北部沿岸。因此,印度洋北部沿岸一些國家民眾的反美情緒十分強烈。早在2000年10月,美國海軍驅逐艦“科爾”號在印度洋西北的葉門沿海就遭到突然襲擊,40多名水兵死傷。一旦美軍戰艦從印度軍港出航攻打海灣地區有關國家,一些極端組織很可能把印度軍港作為襲擊的目標。 

  近年來,印度海軍發展較快,具有確保海上安全的能力。然而,美國海軍畢竟是世界一流的海上力量,一旦獲得更大自由出入印度軍港,將極大擠壓印度海軍在印度洋的活動空間。(來源:國際線上-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