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和平發展不意味可刀槍入庫、歌舞昇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2 16:29:01  


傅立群將軍:中國軍隊不要說與發達國家相比,就是跟周邊一些國家相比,有些方面也還不如。(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兩位中國將軍指出,當代中國選擇和平發展的道路完全正確,但和平發展決不意味著可以刀槍入庫,一派歌舞昇平。

  2006年底,中國政府公佈的最新一個《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指出,中國發展國防力量,是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對此,《瞭望》週刊刊文稱,完成“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謀求合作共贏”的目標,需要建設一支服務於中國國防戰略的軍隊。

  文章說,英勇善戰是為中國軍隊履行戰鬥隊職能、加強戰鬥力建設確立的根本標準。軍隊雖然肩負多重使命,但主要職能仍然是戰鬥隊。履行好這項職責,確保國防安全,就是最大的為人民服務。

  接受採訪的兩位將軍指出,當代中國選擇和平發展的道路完全正確,但和平發展決不意味著可以刀槍入庫,一派歌舞昇平。所謂大國、強國,從來不是單憑GDP,關鍵是看它是否具有足夠的戰略能力。

  吳傑明將軍說,英勇善戰是中國軍隊的鮮明特徵。中國軍隊所擁有的革命英雄主義、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及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保證了它曆盡艱險,百煉成鋼,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一支令敵人望而生畏的威武之師、勝利之師。

  傅立群將軍分析稱,海灣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以來,新軍事變革在世界範圍內急劇發展,大國之間在軍事能力轉型換代方面的戰略競爭十分激烈。反觀中國,這些年軍隊現代化建設有了長足進展,可是不要說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就是跟周邊一些國家相比,有些方面也還不如。

  傅立群將軍指,中國軍隊現代化水準與打贏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中國軍隊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仍將是今後一個較長時期中國軍隊建設的主要矛盾。傅立群說,建設“英勇善戰”的軍隊,就是著眼於解決這兩個“不相適應”的矛盾。

  吳傑明將軍說,英勇善戰,就是要把軍事鬥爭準備的著眼點由打贏機械化條件下的戰爭轉向打贏資訊化條件下的戰爭,加速實現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資訊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轉變,紮實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全面提高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能力,出色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各項任務。他說,鮮明地提出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時代對軍隊建設和發展的呼喚,體現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與時俱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