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視角下的多邊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3:26:37


維護與踐行多邊主義,是中國推進全球治理變革、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原則。
  中評社╱題:中國視角下的多邊主義 作者:虞衛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摘要】多邊主義主要包括體系層次上的全球多邊主義、亞體系層次上的區域多邊主義,以及單位層次上的國家多邊主義,強調從個體到整體的合作性的互動實踐方式,以及從全球到區域的多邊制度結構。多邊主義是關涉世界如何運轉的一種信念,全球化時代賦予它新的生命力。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運行之基。維護與踐行多邊主義,是中國推進全球治理變革、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原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了多邊主義的重要性,重申中國將堅定奉行多邊主義。“多邊主義和全球合作在今天尤為重要。”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運行之基。維護與踐行多邊主義,是中國推進全球治理變革、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原則。2021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明確提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解決“誰來治理”“怎樣治理”“為什麼治理”等全球治理的重大問題,必須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必須警惕以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

  一、多邊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多邊主義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體現,是多邊機制運作和發展的基礎,是推進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在現代,人們將研究多邊外交行為和活動的理論稱為“多邊主義”。迄今為止學術界對“多邊主義”仍沒有統一的確切定義。按照歐洲人的寬泛定義,多邊主義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進行國際合作,旨在解決國際問題、處理由於國際關係中人們所認知的或實際存在的無政府狀態所引發的衝突”。按照約翰·魯傑的解釋,是指“多邊主義是一種在廣義的行動原則基礎上協調三個或者更多國家之間關係的制度形式”①。中國一些學者認為“多邊主義是指世界各國在國際事務上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加強合作,反對一國一意孤行、無禮對待別國”。除了這種從制度層面界定外,多邊主義還是認識和分析國際關係的一種途徑和實現國家大量合作的方式,以及對國際普遍的行為準則和規制的重視和遵守.作為一種著眼於發展國家行為體之間良性互動的社會性安排,協調與合作是多邊主義的基本特徵。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突破了多邊主義的“國家”及“國際”的框架,多邊主義也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工具,它成為多方參與的全球共治,以預先協調的方式處理一些公共性問題,為此提供有效性和合法性,使其在全球社會及其治理中占據及其重要的地位。

  多邊主義主要包括體系層次上的全球多邊主義、亞體系層次上的區域多邊主義,以及單位層次上的國家多邊主義,強調從個體到整體的合作性的互動實踐方式,以及從全球到區域的多邊制度結構。多邊主義是關涉世界如何運轉的一種信念,全球化時代賦予它新的生命力。一些國際機構如聯合國及世界貿易組織都是奉行多邊主義的機構。

  多邊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第一,多邊主義的獨特性,不僅僅在於其協調多方組成的載體的政策,同時也在於它是在調整多方面關係的、在一定原則基礎上進行的協調活動。

  第二,多邊主義有普遍的行為準則,這種原則規定合適的行動,并不考慮在任何特定事件條件下各方特殊的利益。

  第三,平等性:多邊主義的一般制度形式不同於帝國主義的制度形式,它不是通過內部壓制而是通過平等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它禁止排他性、歧視性,而倡導開放性、民主性、透明性、非強制性和合作性。

  第四,包容性:參與多邊主義外交的各方,其具體利益可能有較大的差異,但它們的利益總有一個交匯點。邏輯上,廣義的組織原則必須提出集團成員行動範圍上的不可分割性的問題。決議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少數成員無法阻止組織做出決議,一旦行動在多邊主義框架內開始執行,其成本和收益在地理和功能上具有確定的擴散範圍。

  第五,多邊主義具有較強的實踐取向。在實踐中獲得成功的多邊主義例子,可在其成員中導致出現基歐漢所謂的對“擴散的互惠性”的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量上給它們帶來大致平等的收益,這種收益往往是長遠的、涉及面廣的。

  總的來說,用魯傑的結論就是“多邊主義是一種要求極高的制度形式”。

  多邊主義存在著三個邏輯層次:

  1.作為工具的多邊主義②

  如果將分析層次放在單位層次,即國家行為體上面,從個體主義視角出發,多邊主義可以被理解為以國家為中心利益為導向的理性選擇結果,目的是維護理性國家的利益。這種以自利為目的表現為外交取向或偏好的多邊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外交工具,即實現國家利益的外交手段。從利益偏好行動模式的工具性分析方法入手,是理解多邊主義的有效切入點。多邊主義的產生和存在,是單位層次上國家互動的需求,是國家利益權衡的結果,國家利益兩個層面(自利的利益和共享的利益)的存在,使國家之間客觀存在著互惠的需要,而多邊主義提供了公共利益的分享機制,受到分享利益的驅使,在選擇多邊主義的成本低於不選擇的成本情況下,國家傾向於選擇采用多邊主義的行為方式。正是多邊主義使成員國有利可圖,國家才願意接受多邊主義的制度安排,以求獲得更大的利益回報,或避免更大的利益損失。一旦建立起一定的制度體系,就可以把不同領域的國家利益聯繫起來,并增強國家間的瞭解和相互監督。在此基礎上,多邊主義外交工具的意義能够得以發揮作用。

  2.作為制度的多邊主義

  如果將分析層次放在體系層次上,即國際體系的層次上,從整體上考慮多邊主義的結構,考慮國家間互動方式,多邊主義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規範化的國際制度。這種國際制度產生於國家間互動的實踐中,在制度化特徵形成後又對國家間的互動產生影響。作為制度的多邊主義,其核心是普遍化行動原則,具有國際制度的一系列特徵,對其認識將主要通過制度主義的體系研究方法。

  多邊主義具有一般國際制度的特徵。對多邊主義中制度化要素的強調,羅伯特·基歐漢并不否認多邊主義可以是通過“臨時性安排”,或者制度協調三個或者三個以上國家政策的做法。帕特里克·摩根則認為,多邊主義是一組國家在一些普遍的行為原則基礎上重複發生的互動行為,而不是與具體的條件或者特定的條件相聯繫的權宜之計。多邊主義的獨特性,不僅在於它協調的是三個或更多國家的政策,而且是在普遍化行動原則基礎上進行的協調活動,這些原則并不考慮在任何特定場合下各方特殊的利益或者戰略緊急情況,這是多邊主義的原則性含義。它意味著,在多邊制度中不存在個別成員或小集團相對其他成員來說具有的決策特權,也就是說,不僅規範的制定,而且規範的執行過程執行範圍都符合普遍行動的原則,才能稱為多邊主義。從魯傑的概念出發可以看到,第一,邏輯上,普遍的組織原則必然提出集團成員行動範圍上的不可分割性問題;第二,集團成員對擴散的互惠性的預期,也就是說,成員總是預期,它們所達成的協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量上給它們帶來大致平等的收益。普遍行動原則保證了規範的預期目標,從而使多邊主義制度的合法性得到了承認和加強。所有的國家同意適用於每個國家的原則,并且對此的預期指導著它們的決策和行為。伴隨著這樣的一種安排以及作為對此的重要貢獻,是對擴散的互惠性的預期,因此,參與者能够期望在持續的制度框架下得到其聯合的收益,而不是在互動過程中以抵償的方式尋找收益。同時,由於普遍原則保證了對擴散性互惠的預期,多邊主義制度的合法性帶來對長遠利益的期望,因此具有在一定程度的環境變化和微小動蕩中保持不變的特徵。制度本身存在的組織慣性,使得作為制度的多邊主義對國際體系的變化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

  3.作為價值的多邊主義

  合作是多邊主義的必要條件,但其充分條件是,合作必須按照國家間的互利原則來進行,所以,多邊主義不可避免地同規範原則和共享價值相聯繫。如果我們在分析層次上將單位層次與體系層次相結合,從個體主義方法轉向社會性方法,運用相互理解範式來考察多邊主義,可以看到,多邊主義也是一種共享的價值,由此構成作為價值的多邊主義的邏輯內涵。作為共享價值的多邊主義,其核心概念是共同理解道德原則集體信念和對秩序的追求。多邊主義無論是作為工具制度還是價值,都對國際關係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多邊主義不僅是一個靜態的結構,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僅表現了現實中的國家合作形式,也蘊涵著使國際關係發生變化的內在因素。它的歸宿應該是一種更高的秩序,即國際關係的法制化秩序。多邊主義是邁向這個秩序的主要階梯,也是衡量國際關係法制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在這個過程中,多邊主義存在著發揮作用領域的整體性與局部性的區別,自身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制度發揮作用的大小的區別,但這正體現了多邊主義作為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構的特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