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典改編應成為文化創新的新起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5-31 16:41:12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經典總會不斷被改編、重拍,但改編、重拍必須尊重經典、符合藝術規律。

  去年9月,新版《紅樓夢》電影劇組宣布海選演員的工作啟動。日前片方透露,影片將於5月底正式開機,整體製作成本將超過兩億元。儘管今年被稱為“翻拍年”,但導演的“膽識”還是令觀眾悄悄捏把汗,甚至有人已經提前做好吐槽的準備。(《揚子晚報》5月28日)

  對經典作品的改編與重拍一直是觀眾熱議的話題。近年來,除了四大名著的重拍外,還有三隊“楊家將”、兩個“李小龍”、三部“封神榜”、四個“孫悟空”、兩位“白娘子”、四個“關公”陸續重現熒屏。對此,專家、觀眾有褒有貶。

  雖說經典同樣會在後人的不斷闡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但是,影視業真到了沒新東西可拍、非得去爭相炒冷飯的地步了嗎?

  近年來,經典翻拍與過去引起觀眾興奮相比,更多的是失望。這既反映了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多樣性,也折射出經典名著改編創作有所迷失。影視編劇的待遇比純文學創作者好得多,寫一部影視劇比寫一部小說的收入高許多倍。也許正因為編劇是個“挺來錢的活兒”,反倒讓不少編劇浮躁起來,只想著如何掙錢。改編經典作品,當然省事,尤其是那些缺乏真正創新的改編。

  經典總會不斷被改編、重拍,但改編、重拍必須尊重經典、符合藝術規律。就拿此前《新西游記》對沙僧角色的開發來說,雖有亮點,但沙僧的台詞,加入了一些惡搞元素,以至於插科打諢成了沙僧給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正如87版《紅樓夢》導演王扶林所說:“我們當時拍《紅樓夢》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普及經典名著。要拍好《紅樓夢》必須充分理解原著,要把原著吃透,而這並不容易。”

  改編經典、重拍經典,雖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遠不是終點,而應該是民族文化延續與創新的新起點。
 
  (來源:中國青年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