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東23個華僑農場基本完成升級改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9 10:39:12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大片的蔗田茶園、連排的簡陋住房、相對封閉的管理體制……在廣東,一說起華僑農場,人們就會有這樣的傳統印象。

  但現在,遍佈廣東的23個華僑農場已經徹底改變了“不工不農、不城不鄉、不上不下、不死不活”的舊面貌。它們或者變身高新技術園區,或者變成工農兩旺的產業區,或者變成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的新城鎮,洋溢著旺盛的活力。

  新華社報道,在8日召開的廣東華僑農場改革發展工作總結會上,廣東省僑辦主任李心說,經過8年努力,廣東華僑農場已經基本實現了改革發展目標,農場領導體制基本理順,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僑場經濟有較快發展,面貌有較大改變,歸難僑及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水準顯著提高,華僑農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華僑農場不再是發展的包袱,而是發展的加速器和動力源”。

  廣東是全國設立華僑農場最早、最多的省份。分佈於珠三角及粵東西北的23個華僑農場,安置了來自24個國家的近7萬歸難僑。但隨著時代發展,華僑農場獨特的管理體制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環境,改革發展成為迫切呼聲。

  近年來,按照國家部署,廣東深化僑場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管理關係,23個僑場全部改制為經濟管理區、鎮或街道辦事處以及發展公司,體制基本融入地方,經濟活力不斷提升。2008年,廣東省政府出台了《廣東省推進華僑農場改革和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僑場與當地實現同地同城同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2008年以來,在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全省華僑農場共引進工業項目超過650個,投資總額超過700億元。華僑農場區域已經建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省市級重點工業園區11個。同時,“英紅九號”“珠江綠色有機蔬菜”“北極羅非魚”“陸豐優質水果”等特色品牌都是華僑農場出品。

  華僑農場歸難僑的生活水準也隨之同步提升。近十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廣東省完成了兩輪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工作。中央和省級相繼投放財政補助近9億元,支持僑場5萬多戶困難戶進行危房改造。僑場原先還存在的“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就醫難”“就學難”等系列問題也逐步得到解決。

  瓜果飄香、歡歌笑語……眼下,一些華僑農場正在向綠色、宜居的特色文化小鎮轉變,利用特有的僑文化大力發展旅遊觀光產業,開設了東南亞風情旅遊、茶文化休閒旅遊等特色項目。有的華僑農場還建立了僑場博物館,從南洋勞作工具到金山行李箱,一件件展品都傳承著僑場的變遷,述說著沉甸甸的僑事僑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