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譜學會主席黃友江(右)和秘書長陳業雄希望國人一起來修“新加坡譜系”。這項需要衆人參與的龐大工程,需要個別家庭先修家譜,然後匯集到國家圖書館的“新加坡族譜庫”,日後形成“新加坡華人姓氏宗譜”。 |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族譜學會鼓勵個別家庭修家譜,並把一份修好的家譜交給國家圖書館存檔,納入“新加坡族譜庫”,日後可把個別家譜連接起來,形成“新加坡華人姓氏宗譜”。
兩年前成立的新加坡族譜學會,本周末將和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簽署戰略夥伴關係諒解備忘錄,正式推動本地華人修“新加坡譜系”的工作。宗鄉總會原則上支持這一修譜概念,並將號召屬下會館積極配合與響應。
族譜學會主席黃友江說,學會和國家圖書館簽署備忘錄後,將有幾項工作要展開。首先是呼籲個人、會館或個別機構組織,把所收藏的家譜族譜,或捐或借給圖書館,以豐富國家圖書館的家譜族譜館藏。
他指出,把家譜族譜捐給圖書館的好處是能得到更妥善照顧,圖書館有專門技術可修復已破損卻十分珍貴的古譜,另外也會把這些譜編目,然後開放給專家學者和對族譜感興趣的公眾使用。
新加坡歷史短淺 追溯第一代移民不難
不想把族譜捐出來的人,可考慮讓國家圖書館把族譜數據化和存檔,讓後人有跡可尋。黃友江說,過去不少家庭有家譜、族譜,卻因收藏不當和年代久遠,變得破爛不堪,有的甚至被丟棄,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除了豐富現有收藏,族譜學會也將鼓勵各家庭修屬於新加坡篇章的家譜,日後可匯成“新加坡族譜庫”。
黃友江強調,新加坡有獨特歷史機遇,若從萊佛士1819年開埠算起,至今不到200年,充其量只過了三至五代人,現在開始修譜,要追溯到第一代移民尚不太難。
他說,即使不太了解祖輩事跡,資料不全也不要緊。只要先修個骨架,把知道的整理出來,編成簡單家譜,日後再慢慢填補。大家也可加照片、錄像等,讓資料更生動與多姿多彩。不懂中文則可用英文來修,但華人家庭盡可能加上中文名字。
現代家庭都是核心小家庭,黃友江建議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可聯合起來修一部家譜。如果每個家庭能有一人對修譜感興趣,就有望動員很多家庭來修譜,只要有幾十萬個家庭參與,結果便很可觀。
他說,個別家庭修好家譜後,可把一份交給國家圖書館存檔,納入“新加坡族譜庫”。
族譜學會秘書長陳業雄指出,為了方便在日後把個別家譜連接起來,形成“新加坡華人姓氏宗譜”,大家所修的家譜必須有一定規範,例如要有劃一的“世襲表”和“族人名册”等,至於名册應包含哪些內容,需要大家討論和達至共識。學會的初步建議是應有姓名、與老祖宗的關係、性別、出生年代、學歷、婚姻狀況、聯繫電話、電郵和地址等。
修譜團結國民 加強身份認同
陳業雄說,個別家庭所修的家譜,能補充血緣公會所修的宗譜和地緣會館所修的方志。如果再加上“名人志”(社群傑出人物),“藝文志”(例如福建社群的南音團體、潮州社群的潮劇戲班等)和民風習俗等記載,就能更清楚勾畫出某個時期的社會面貌。
他認為修譜具有“雪泥鴻爪”的意義,讓人們在過眼雲煙般的生命中留下一些足跡腳印,供後代追思、緬懷、景仰,也可知道自身的由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修一部新加坡譜則有凝聚和團結國民的作用,可加強大家的身份認同感。
族譜學會已經致函給宗鄉總會屬下200多個會館,至今已有20多個會館準備派人出席28日的活動。學會過後會進一步與這些會館接觸,探討修譜事宜,希望修譜的風氣能在會館的會員間普及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