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派小組今日赴尼 營救中國勞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8 07:39:56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四川省一個由當事公司負責人、商務廳官員、外辦人士組成的小組,今天將啟程前往尼日利亞,以配合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營救5日在那裏被綁架的5名中國勞工。 
 
  5日淩晨5時左右,一夥武裝人員在尼南部河流州的埃莫華地區綁架了中國一家電訊公司的5名工人,並搶走價值數千美元的財物。目前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稱對綁架事件負責。

  昨日,四川省商務廳、當事公司四川通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省外辦回饋給《第一財經日報》的資訊均是,“我們已經緊急開會研究並確定了應急方案”。

  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6日組成特別營救小組,到達5名中國工人被綁架的河流州首府哈考特港,與當地政府和警方協調營救工作。

  100億美元的電信市場

  當事公司四川通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中國電信旗下子公司,由四川電信實業集團和四川電信公司1953年共同出資組建。該公司為國家建設部核准的通信工程施工一級企業,2003年獲外貿經營權,2004年取得對外援助成套專案施工企業資格。

  該公司在網路上的公開資料稱,公司主要從事通信設備、線路工程施工與服務等,目前在泰國、尼日利亞、安哥拉、孟加拉等國成立了分公司或專案部。

  據早前一天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的消息,這家公司在事發地尼日利亞河流州埃莫華地區有兩個從事農村通訊網絡擴容專案建設的作業點。

  “其中一個點有6個人,在遇到5人遭綁架、1人逃脫的意外之後,另一個作業點的工作人員按使館的要求,已經撤離到安全地帶。”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新聞官王雷說。

  河流州地處盛產石油的尼日爾河三角洲。自去年以來,這裏已發生多起綁架外國石油工人事件。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月至8月,有40餘名外國石油工人被綁架。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四川省商務廳獲得的一份轉發自中國駐尼日利亞拉各斯總領事館經濟商務室的報告說,自1998年以來,中國華為、中興、中國通訊建設等公司,即以西非最大國家尼日利亞為重點,以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力挫老牌的西方通訊設備供應商”,逐步贏得了尼日利亞通訊市場的普遍認同。

  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政治處負責人吳傳華表示,目前有約2萬名華僑和中資公司的人員生活在尼日利亞,他們主要從事個體經營、電信、工程承包和加工業。“由於中國和尼日利亞兩國的友好關係,當地人和華僑的關係良好。”

  上述報告說,尼日利亞通訊業目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1999年至2004年,累計投資已達80億美元,通訊市場年價值達50億美元,“今後5至6年內,該市場將增長到100億美元”。

  但是,那裏“固定電話發展緩慢,普及率僅為0.4%”,“尤其在農村,由於生活貧困,通訊費用昂貴,基礎設施匱乏,通訊網絡建設成本很高,沒有運營商願意在農村地區建設通訊網絡,尼日利亞農村的通訊網絡還處於空白狀態。”

  此番被綁架的5名中國四川勞工,即正是在那裏進行農村電訊網路擴容工程的建設者。然而,到現在,這5名勞工的身份仍然存疑。

  身份懸疑

  新華社6日援引事發地尼日利亞河流州新任員警總監費列克斯•奧格巴杜的話說,他對此事表示“非常驚訝”,因為這些中國工人3周前就入駐工地,但卻沒有按安保規定事先通知當地警方。稍後,當地員警當局公佈了這5名被綁架中國工人在出入邊境所登記的姓名——肖某(Xioq)、吳某(Wuu)、巫某(Luwu)、郭某(Gwo)和李某(Lee)。

  有國內媒體報導“被綁架的5名工人中有2名是屬於四川仁壽縣觀寺鄉建強村八組的村民”——36歲的李紹富和43歲的高澤民。而另一媒體則報導那名李姓被綁架者全名“李平”。另外3人則來自成都與資陽地區。

  昨天未有四川相關單位對記者就這種差異作出進一步說明。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觀寺鄉黨委書記李少軍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核實時表示,這2名村民就是該鄉建強村八組的高澤民和李紹富。他表示,6日上午,四川通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就通知了高澤民和李紹富的家人。

  6日晚上,李少軍隨同眉山市黨政領導指派的相關官員,到建強村看望、安撫了兩家家屬。同時,縣武裝部還委派了兩名幹部入駐建強村,隨時瞭解家屬的情況,提供相關幫助。

  仁壽縣是中國勞務輸出大省四川省的勞務輸出10強縣。去年1~11月,該縣勞務輸出即超過2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逾20億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