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班牙華人制衣業舉步維艱 企業大縮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7 11:55:28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距離巴塞羅那50多公里的小鎮Mataró,一度曾經成為旅西華人從事制衣工廠的基地。據了解,在2006-2007最鼎盛時期,小小的Mataró曾擁有近400多家華人制衣工廠。然而,自2009年6月16日西班牙內政部組織警力對Mataro的華人制衣工廠進行突查行動之後,使得大量華人制衣工廠元氣大傷,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從400多加華人制衣企業縮減到現今僅存的十幾家華人企業,再加上當地政府、警察局等部門持續不斷的檢查以及經濟危機情況下,貨源短缺、服裝商惡意拖欠貨款以及制衣廠與制衣廠之間價格惡性競爭等原因,使得Mataró地區現存的華人制衣工廠面臨著多重的壓力,舉步維艱。近日,記者前往Mataró,與當地華商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據了解,從2009年發生針對當地華人制衣企業的“6.16”大檢查行動之後,Mataró的華人制衣企業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從400多家一下縮減到現存的十幾家華人企業,但受此次行動的影響,加上2012年至2013年年初西班牙馬德里、巴塞羅那、瓦倫西亞等地連續發生的針對華人企業的查稅風波之後,Mataró的檢查力度依然不減當年,甚至幾乎每隔兩三天,在Mataró的企業都會受到政府稅務部門、警察部門、勞工部門等不同部門、不同程度的連續性檢查。

  據當地的一名華商告訴記者:“稅務檢查不斷、黑工檢查不斷。在檢查過程中壓根沒有道理可講,更不要說是法律依據了。經常會有一些便衣在衣工廠附近轉悠,一旦發現有一些把柄可抓,馬上就喊來人進行檢查,甚至現在連從Mataró到巴塞羅那的高速公路上,交警都養成習慣,只要是華人運貨的卡車,都會被攔截下來接受檢查。這種交通檢查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是專門針對Mataró地區華人的。”

  2012年年底巴塞羅那倉庫區的稅務風波發生之後,同樣也牽連到Mataró的華人制衣企業,多家華人工廠受到政府稅務部門的檢查,甚至有一些工廠以為稅務問題也遭受上百萬元的罰款。這種罰款力度,使得稅務工廠的律師都感到啼笑皆非,笑言“整個衣工廠賣掉都不值百萬元。”

  2013年年初,當地一家華人工廠在政府部門的一次突查中,被當即查獲工廠內有四名“黑工”,而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四名黑工均全部都有居留。

  據知情人告訴記者:“因為這家制衣工廠老板擁有兩家制衣廠,周末的時候正好從另外一個衣工廠調來兩個工人在Mataró的這家廠裡幫忙,被突查的檢查小組發現這兩名工人並不是這家衣工廠保險的工人,馬上當做黑工處罰,一人罰款10001歐元;而另外兩名工人,則是要換工作,周五剛剛Baja掉保險,周一就離開工廠去別的地方上班,沒想到周日在工廠裡幫忙的時候也被查獲了,聲稱是黑工,一人也被罰了10001歐元……”儘管受罰的工廠老板再三向檢察小組解釋,但是檢查小組卻絲毫沒有留一點餘地,四個所謂的“黑工”罰款四萬多歐元,使得工廠老板不堪重負。

  不僅如此,在每天進出Mataró至巴塞羅那的高速公路上,甚至連交通警察都有針對性的對華人的運輸車輛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處以重罰。

  據一名華商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會有這樣的檢查,一般的轎車不會被檢查,但是只要是運輸用的卡車、貨車,馬上就會攔停下來,尤其是華人的車輛,檢查的尤為仔細,從保險到運輸的貨物,甚至有的時候要你把貨物卸下來接受檢查。搞的不好,輕則車輛被拖走,重則就會受到罰款。他絲毫不管會不會耽誤你生意什麼的,反正只要是有錢罰,肯定會給你開罰單。”

  經濟危機的情況下,Mataró的華人制衣工廠如履薄冰,為了能夠維持工廠的運轉,當地一家擁有20多名工人的制衣工廠,現在甚至連幾十件球衣的訂單都必須搶著接。然而,從2009年Mataró發生針對當地華人制衣企業的“6.16”大檢查行動之後,當地華人制衣工廠的元氣大傷,不少西班牙供貨商看此情景,也紛紛落井下石,開始惡意拖欠當地華人衣工廠的資金,使得所有的衣工廠均不同程度地出現運行資金短缺現象。

  據Mataró一名制衣工廠老板無奈地告訴記者:“現在Mataró的制衣工廠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轉行的轉行,一下子縮水了70%之多,剩下來的衣工廠業主舉步維艱。基本上現在Mataró所有的衣工廠都有被拖欠運行資金的情況,少則幾千,多則上萬,有的壓根就無法拿回來了。”

  據記者了解到:2006年Mataró鼎盛時期,很多西班牙的訂貨商在訂貨時基本上都支付少則70%的貨款,有的甚至在訂貨初就支付了全部的貨款。但隨著經濟危機的不斷惡化,加上華人這幾年來幾起事件的影響,很多與華人衣工廠打交道久的訂貨商也變得“精明”起來,首先支付訂貨款,拿到貨物之後再支付剩下的貨款。

  一名衣工廠老板告訴記者:“前幾年情況還算不錯,從2010年開始很多訂貨商有拖欠行為了,有的貨款大概有一萬多,先只支付5000,然後剩下來的就看訂貨商心情了。好一點的訂貨商,一個月內或把剩下貨款打到賬戶上,不好一點的,欠上半年時間的都有。”

  據記者調查了解,Mataró現存的十幾家華人衣工廠均不同程度的出現被拖欠的情況,最多的欠款高達八萬多歐元,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一方面要支付每個月的工人工資、水電費、保險費、房租以及各項稅收等資金,一方面又被拖欠運行資金,使得工廠運轉出現困難,但即便是這樣, 不少衣工廠業主不得不緊縮衣帶以堅守維持衣工廠的運轉。在此情況下,不少衣工廠業主表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現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勉強維持衣工廠正常運轉的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加上政府部門的各種檢查,有的老板是倒閉也不行、轉行也不行甚至連回國都不行了(因為一些問題護照被扣),所以Mataró衣工廠在這幾年縮水70%是有原因的,我們壓根看不到以後的希望,不知道以後會怎麼發展下去,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政府部門不間斷性的針對華人制衣企業進行檢查,加上西班牙訂貨商的惡意拖欠運行資金,使得Mataró僅剩下來的十幾家衣工廠舉步維艱,但在此情況下,經濟危機帶來的困擾也更加影響著當地華人衣工廠的發展:為了能夠在發展中接到為數不多的訂單,十幾家華人衣工廠紛紛打起內部價格競爭戰,爭相“接活兒”僅為了能夠混口飯吃。

  據一家衣工廠老板告訴記者:“現在剩下來的十幾家華人衣工廠,可謂是為了生存饑不擇食了,有的衣工廠甚至連幾十件球衣的活兒都要壓價競爭。比如說有訂貨商來談定價,1歐元/件的活兒,被幾家衣工廠競爭的只剩下0.8歐/件或者0.7歐/件。在我們看來,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畢竟現在Mataró剩下的衣工廠都生存不易,但這種壓價式的惡性競爭,在西班牙現有的這種經濟情況下,只能會使得我們所有的華人制衣企業境地越來越糟糕,到最後甚至都有可能誰也沒有飯吃。”

  政府部門的各種針對性檢查、訂貨商的惡意拖欠資金、行業內部因為競爭而引起的互相壓價以及現今西班牙整個低靡的經濟環境和不斷上漲的各種稅收費用,使得Mataró僅存的幾十家華人制衣工廠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壓力。

  然而,自2009年Mataró發生針對當地華人制衣企業的“6.16”大檢查行動之後,卻很少有人關注Mataró這一地區的華人發展,使得這裡已經回落下來的華人制衣行業和僅存的幾十家華人衣工廠業主均感到Mataró像是一個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角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