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羅斯小夥勤學苦練中文:“中國也是家”
http://www.CRNTT.com   2018-03-24 10:09:30


 
  如今,日丹諾夫的中文口語很流暢,和中國人交流沒問題。但在他看來,“中文真的很難學,中文的語調、平翹舌音都很難。有些詞還是不明白,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被他視為最難理解的成語和詩歌,也希望“有機會去學”。

  傳播中國文化

  談到學中文的原因,日丹諾夫說:“儘管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好,但有些俄羅斯人對中國還是不了解。”以他自己為例,在學習中文之前,成龍和長城是他對中國僅有的印象。

  隨著對中國的了解不斷加深,日丹諾夫開始向俄羅斯介紹中國。“我還是學生時,就開始在Vkontakte(簡稱VK)等社交網站上寫關於中國的文章。2012年2月,我在VK上開設了相關主頁,介紹中國。沒想到還很受歡迎,剛開始這個賬號的粉絲有2萬多,現在有9萬多。”

  2013年11月,日丹諾夫又註冊了EKD.ME網站,介紹中國資訊。“這個網站每個月的訪問量有10萬。”日丹諾夫驕傲地說。據他介紹,這個網站的文章涉及中國的科技、社會、教育等領域,而且還與中國的官方網站有合作。“我們寫過中國的共享單車、微信等,目的就是展示一個現代的中國。我希望用年輕人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

  開淘寶店也是日丹諾夫傳播中國文化的一種方式。在他的網店里,所有的商品都印有漢字,例如印有“你好!謝謝,聽不懂”等。為了更準確地介紹中國文化,日丹諾夫在一些商品中放置了說明書。“例如在印有‘多喝熱水’的馬克杯的說明書中,會介紹中國人為什麼會說‘多喝熱水’;在印有‘吃飯了嗎?’的筷子的說明書中,會介紹有時候它可能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日丹諾夫說,“我希望通過這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介紹中國文化。”

  “中國是第二個家”

  今年是日丹諾夫來中國的第6年。說到在中國的生活,他感慨道:“中國是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國家,科技發展很快,生活也很方便。”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時間長了,日丹諾夫的一些生活習慣也在慢慢改變。“我已經習慣了出門有共享單車,買東西可以不用現金,晚上有宵夜賣的生活。”他笑著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