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是二氧化碳,這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定論。但是滑鐵盧大學物理教授盧慶彬(圖)以確鑿的數據挑戰此種說法,他認為造成溫度變化的是氟利昂(Chlorofluorocarhbons﹐簡稱CFC)。他的理論已開始引起世界科學界的注意。
盧慶彬接受加拿大《明報》訪問時表示,作為他理論的一個基礎是,如果說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暖的首惡,但是近年來在二氧化碳仍然呈現上升的情況下,環球氣候卻出現下降,這就難以說通。
但是,氟利昂的多寡則和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相吻合。
從1950年代以來,全球溫度每年以約攝氏0.6度的速度提高,該時期正是氟利昂作為制冷劑在全球獲得廣泛應用。
但之後,氟利昂對臭氧層巨大破壞的作用被人們發現,因此在世界範圍內被禁止使用。結果,從2002年以來,隨著氟利昂全球使用量的減少,全球溫度也在出現下降的趨勢。
他認為,在未來50到70年當中,隨著環境中氟利昂的含量持續減少,溫度仍將會持續下降。
盧慶彬是福建人,畢業於福州大學物理系,在澳洲取得博士學位,也在美國大學工作過。2004年進入滑鐵盧大學,從助教到副教授,現在已經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