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華人圈的美國大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8 08:27:55  


 
  站在這裡的主幹道,熙來攘往不同族裔的人們在法拉盛演繹著他們各自的故事。這些故事,是美國大選的一角,也是美國大選的一個縮影——它是自由、是民主、是利益的交易、是權力的平衡,甚至是一場赤裸裸的鬥爭……

  拜票者突訪

  任柏年夫婦這個晚上是來“拜票”的,主要的一個目的是借助侯先生夫婦在法拉盛地區華人圈的影響力來為自己拉票。

  所謂“拜票”,就是候選人採用電話、見面等各種方式與選民接觸,以贏得選民對自己的支持。任柏年是共和黨員,與侯先生分屬不同黨派,為何會來“求助”,又能否得到幫助呢?故事要從幾個月前說起。

  原本十年一次的選區重劃給華人參政帶來黃金機會,面對2012年9月13日紐約州民主黨和共和黨黨內初選,紐約州眾議員第40選區、紐約州眾議員第25選區和紐約州參議員第16選區選戰如火如荼,其中法拉盛選區所屬的紐約州眾議員40選區選情最為激烈。

  有著“紐約第二大華埠”之稱的法拉盛,其實是一個多族裔聚居的地方。華人接近60%,出來投票的占40%,華裔選票成為這個區各參選人制勝的關鍵。在紐約州眾議員第40選區,針對現任紐約州眾議員、同為華裔的孟昭文參選國會議員所遺留的職位,共有七位候選人參選,包括五名民主黨籍參選人和兩名共和黨籍參選人。民主黨參選人包括華裔周燕霞、陳道英,韓裔金兌錫、李明錫以及西裔瑪莎,共和黨參選人包括華裔任柏年和韓裔韓善熙。“在這個選區,找一個高鼻子藍眼睛的參選者來競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侯先生說。不幸的是,在民主黨初選過程中,兩個華裔互掐,韓裔金兌錫漁翁得利在民主黨內勝出,作為代表與共和黨初選的獲勝者任柏年在11月6日爭奪紐約州第40選區州眾議員的席位。

  這樣,當初在民主黨預選中支持周燕霞和陳道英的華裔要想在最後的大選中選一名代表華人利益的華裔參選人出來,就必須轉投共和黨出身的任柏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