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華人新移民“托兒難” 送子返華骨肉分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3 11:44:01  


 
  等候名單達3000至4000人 

  服務雖獲保留,資源短缺仍是最基本問題。光是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平均每個月,往護兒登記申請托兒服務的等候名單,就有3000多至4000個人名排隊,其中有不少是單身父母,極需要有托兒服務才能有時間去找工作、上班維持家庭。

  吳先生的情況相信也是很多低收入家長面對的問題,欲申請托兒服務,等待名單很長,而且沒有確定性,就像在“望天打卦”。在沒有托兒服務的情況下,兩夫婦起碼有一人不能工作,或者難找全職工作。“如果我一早知道有這個托兒轉介服務,女兒一出生我就會跑去報名,那也不用等那麼久啊”,他說。

  護兒方面稱,確有很多家長孩子出生後就拿著出生證明來報名登記,然後耐心等待。只是這等了19個月才排到的托兒服務,時間也不長,因為托兒班只照料到幼兒兩歲零9個月。結果,女兒超出托兒班年齡,但又未到3歲或3歲半讀學前班之前,吳先生又要張羅著為女兒再注册托兒服務,同時要兼顧讀書、找工作和照顧孩子。

  去年10月,吳氏夫婦迎來了計劃以外的第3個孩子,太太休產假期間,失業正在進修的吳先生找到一份半職工作,暫時維持家庭。在今年1月吳太產假結束,又遇上難題了。一來,小兒子現在正在排隊等托兒服務,但是什麼時候等到,完全不知道,因此妻子無法去找工作,報名讀書了也未能去上課。二來,二女兒要讀學前班,需要父母提供正在工作或者讀書的證明。

  規定有矛盾 計劃不銜接

  他說:“如果小兒子已經有托兒服務了,太太當然可以去讀書或者工作。這裡面的矛盾是,一方面市府要家長正在工作或讀書才能讓孩子入讀學前班,但小兒子還未能保證有托兒服務的照料,我們如何能夠全力出去工作或讀書呢?如果說一個大人留在家裡面照顧小孩子,那二女兒就不符合上學前班(市府資助後的)的資格了。”

  面對著一大一小兩幼兒的托兒和早期教育問題,吳先生不禁嘆氣連連,雖然加州的早期教育服務計劃不少,但是一些規定有所矛盾,現實中,托兒服務的不確定,還有不同計劃之間的時間銜接不上,都讓家長左右為難。尤其對低收入家庭來說,他們無力負擔動輒每月低至數百元、高至近千元的私人托兒服務,但政府補助的托兒服務又要和3000多人一起輪候,根本不知道何時排得上。托兒服務資源跟不上,父母裡面有一人就無法出外工作。

  吳先生說,有無托兒服務對家庭生活影響很大。在女兒獲得托兒服務期間,英語水平較好的太太找到一份全職工作,他自己也找到一份半職工作,兩人年收入約有26000元左右,生活可以維持,逐漸走上正軌。但遇到女兒無托兒服務,太太懷孕生子之後又煩惱托兒服務下落未知,家中只有吳先生的一份兼職收入,一個月幾百元加上妻子產假期間的幾百元,全家年收入約只有1萬多元,艱難維持。他說:“我們其實也很努力、很勤奮地找工作、讀書,但是遇上政策(托兒服務)銜接不上來,依靠我們自己無法自行解決,時間一長,就算以前有些積蓄,也很快消耗了。”

  部分家長無奈送子返華“骨肉分離”

  他坦言,如果不是因為已經沒有家人在大陸廣東省居住,自己可能已經帶著女兒回廣東,最起碼在中國托兒班的資源還算不難找,再不行暫時托親友照顧,也可以應付。但在舊金山很難找到可以幫忙長期照顧孩子的人。

  而事實上,護兒服務經常接觸的家長們,有不少人已經選擇幹脆將孩子送回中國,由親人幫忙照顧了。曹立紅說,過往的案例中,有的是父母移民到美國後,因為排不到托兒服務,而考慮返回中國。有的父母要忍受分離之苦,將幼兒送回中國由親人暫時照顧。還有單身父母因為沒有托兒服務,無法找工作,而失去容身之所,導致要尋求庇護所以避免流落街頭,而令低收入家庭陷入一個難以掙脫的循環。

  而除了生活壓力,對於吳先生來說,女兒因為規定問題,無法及時獲得學前班收錄,影響的是她無法與其它同齡小朋友那樣獲得同樣的教育。因為美國的教育政策按年齡收生,若過了年齡段,想重讀也沒有可能。而在教授一些基礎學習能力和知識的學前班,遲入學就可能意味著小孩子要花更多力氣才能跟上進度。吳先生說女兒已經出現一些情況,就是如果爸爸媽媽或老師問的問題答不上,會難過甚至哭。在他看來,小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能耽誤,如果州府沒有錢支持更多的托兒服務和早期教育經費,他作為家長,倒寧願州府對家長們按收入程度收取些費用,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獲得普及的學前教育,而不是現在這種低收入家庭要等候多時甚至錯過了最佳時間,才能夠讓孩子獲得教育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