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僑領吳武華:被授勛說明華人貢獻受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0 10:02:01  


吳武華夫婦在法國財政部授獎儀式上。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近日,法國預算、公共賬目和國家改革部長兼政府發言人瓦萊麗•佩克雷斯女士在法國財政部為法國潮州會館吳武華會長頒授國家功績騎士勛章。這一勛章是一項由法國總統親自授予頒發的榮譽勛章,最早於1963年由法國總統戴高樂設立,設立該勛章的目的,是獎勵那些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傑出成就的人。吳武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不但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我們全體華人的榮譽,是政府對我們全體華僑華人貢獻的肯定。” 
 
  1976年移民法國,1979年獲得法國國籍的吳武華,其事業雖有艱辛,但一路走來是成功伴隨。吳武華祖籍廣東揭陽,出生於柬埔寨首都金邊。來法後他先在巴黎15區開設了亞洲食品店,在8年的經營中,不但豐富了當地食品,周到的服務也得到當地居民的讚揚。1989年,他在巴黎郊區開設了一家大型中國餐館“名仕酒家”獲得成功,並發展其它實業,事業一步步取得成功。“這些都得益於我們華人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品德,”吳武華說。這些品德為法國社會也帶來活力和驚奇。

  在法國僑界,吳武華以熱心僑社服務,致力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多邊友好、加強多邊文化交流,勇於奉獻而受僑界贊許。把吳武華的人生閃亮長河串起的紅線就是:團結、品行、意志、融入和工作。潮州會館1986年成立時,他就是成員之一。他在潮州會館歷任副會長、常務副會長、執行會長,2010年被推舉為會長。在會館中他做的最長的工作是主持會館華文教育。

  吳武華表示,父親1928年移民柬埔寨,他雖然生在國外,但是父親從小就教育他學好中文,不要忘了自己的根。他記住的最早的幾個漢語單詞就是“揭陽”、“汕頭”等家鄉的地名。他10歲時開始學習中文,把學好語言作為留根最重要的渠道。為了學好中文,他上世紀60年代曾在中國武漢求學。因此,在吳武華事業取得成功的時候,就致力於中文教育。潮州會館中文學校被中國國務院僑辦授予首批“華文教育示範學校”的稱號。

  他同時也認為,文化是成功融入的第一媒介,因此在自己加入到潮州會館後,積極參與和組織各項文化活動,將法國文化和亞洲文化融合在一起,對法中兩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緊緊遵循創會宗旨,在敦睦鄉誼、弘揚文化、服務僑社、維護華人尊嚴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吳武華團結潮州鄉親為法國社會及為中法交流所做的貢獻受到法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就在潮州會館成立24周年,吳武華接任會長之際,薩科奇總統為之發來賀信,讚揚旅法潮籍鄉親,在遵守當地法律、勤奮工作、精誠團結、融入法國主流社會等領域,均做出重要貢獻。吳武華曾被選為中國駐法使館推薦為北京奧運火炬手,曾代表法國僑界列席中國“兩會”,祖籍國也給其莫大的榮譽和支持。

  吳武華說,這次政府授勛是對他來法36年來,在個人事業、僑社工作、中法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潮州會館、華裔族群對法國社會貢獻的肯定。這枚勛章也是對給他帶來巨大支持和鼓勵的祖籍國的一種交代。這將激勵他更加努力把這些工作堅持下去,並且做得更好。他希望越來越多華人獲得這一獎項,這有利於提升華人在主流社會的形象和地位。

  近年來,華僑華人在法國獲得各項政府榮譽的越來越多。據介紹,獲勛者均受到法國內政部、司法部、財政部和外交部等嚴格審查,過道道無污點關口。這說明法國政府對華僑華人的認可,和對法國社會貢獻的重視。相信隨著中法交流的不斷深入,中法關係的不斷發展,獲得政府殊榮的人會越來越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