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亟須為AI“復活”親人劃定紅線
http://www.CRNTT.com   2024-04-14 14:35:00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據人民法院報報導,“一位20多歲的女士,母親在6年前去世了,想讓我做一段‘復活’媽媽的視頻。”在江蘇南京從事短視頻工作的常某,半年前開始用AI技術幫一些人“復活”逝去的親人。今年清明節前,利用AI技術“復活”親人成為熱議的話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在這個時代,AI技術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倫理和法律問題。近期,利用AI技術“復活”逝去的親人成為了一種新興服務,這一現象不僅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迫切需要我們對其背後的倫理和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AI“復活”親人的服務,從某種程度上說,確實為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緬懷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可以再次感受到親人的音容笑貌,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慰藉。然而,這種技術的運用也必須在嚴格的倫理和法律框架內進行。

  從倫理角度來看,我們需要考慮這種“復活”行為是否尊重了逝者的意願。如果逝者在生前明確表示不願意被以這種方式“復活”,那麼任何人都不應該違背其意願進行此類操作。此外,我們還需要思考這種行為是否會對生者產生負面影響,比如過度依賴虛擬的親人形象,而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情感交流。

  從法律角度來看,AI“復活”親人涉及多個法律問題。首先是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在使用逝者的個人信息進行AI模型訓練時,必須確保這些信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其次是肖像權和名譽權的問題。如果未經逝者近親屬的同意,擅自使用逝者的肖像和名譽進行商業活動或傳播,將可能構成侵權。最後是著作權的問題。如果“復活”的親人形象被用於創作作品並進行傳播,那麼這將涉及著作權的歸屬和使用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亟須為AI“復活”親人劃定明確的紅線。首先,應制定嚴格的倫理準則,確保這種技術的運用在尊重逝者意願和保護生者利益的基礎上進行。其次,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個人信息保護、肖像權、名譽權和著作權等方面的法律規定,為這種技術的合法運用提供有力保障。最後,應加強對相關服務提供商的監管力度,確保其業務行為符合倫理和法律要求。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既要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為人類帶來的便利和可能性,也要時刻警惕其背後的倫理和法律風險。衹有把握好創新、倫理和法律之間的平衡,我們才能確保技術真正為人類服務,而不是成為破壞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工具。

  (來源:人民法院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