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精特新”集聚北交所
http://www.CRNTT.com   2023-06-27 13:31:03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6月上旬,隨著江蘇易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00家,較去年同期實現數量翻番。這意味著,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北交所已從平穩開市運行逐步邁向規模和功能提升的關鍵時期,站上新起點。

  業內人士表示,從實踐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經營保持穩健,“專精特新”集聚,創新型屬性明顯、成長性特徵突出,規範性水平持續提升,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彰顯了較為強勁的發展韌性。通過赴北交所直接融資,越來越多優質中小企業茁壯成長,為中國經濟注入正能量。

  數說北交所上市公司

  ■ 北交所目前200家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占比83%,民營企業占比88%,近八成企業屬於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

  ■ 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4.63%,約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2022年全年新增專利超2600項。

  ■ 北交所已有84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市場總數的42%,超過八成公司入選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名錄。

  ■ 200家上市公司2022年平均研發支出共計3556.26萬元,同比增長21.26%,其中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家公司研發支出超1億元。

  聚焦成長期優質企業

  設立北交所是中國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改革舉措。截至6月18日,北交所200家上市公司總股本279.09億股,總市值2611.59億元。

  這些上市公司有何特徵?

  ——“中小創”企業占大頭。北交所目前200家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占比83%,民營企業占比88%,近八成企業屬於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精密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細分領域,體現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上的多元化創新形態。

  ——“專精特新”屬性突出。北交所已有84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市場總數的42%,超過八成公司入選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名錄。此外,8家公司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這些企業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掌握一定核心技術,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研發投入力度大。200家上市公司2022年平均研發支出共計3556.26萬元,同比增長21.26%,其中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貝特瑞、海泰新能等10家公司研發支出超1億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4.63%,約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2022年全年新增專利超2600項,其中發明專利超600項。

  ——回報投資者和踐行社會責任意識持續增強。現金分紅方面,從2022年年報看,超八成北交所上市公司發布現金分紅方案,擬分紅金額達41.55億元;股份回購方面,2022年30家上市公司發布股份回購方案,大幅提振市場信心;穩就業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整體就業人數達12萬人,較上年度增加3%。

  貝特瑞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連續10年出貨量全球第一,覆蓋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主流客戶;曙光數創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實現浸沒相變液冷技術和大規模部署案例的供應商,成功解決了中高到極高密度數據中心的散熱難題;富士達作為射頻連接器龍頭企業,共發布13項IEC國際標準,在射頻同軸電纜組件領域保持著國際技術領先地位……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已逐步湧現一批創新性和成長性凸顯的細分龍頭企業,北交所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市場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與滬深市場相比,北交所上市公司雖然普遍企業規模略小,但多數處於成長期,形成了高端裝備、TMT、醫藥、化工材料、新消費等五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不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含金量都很高。”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記者說。

  “小巨人”實現加速成長

  北交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家上市公司2022年平均實現營業總收入7.68億元,同比增長21.95%,盈利面達92.5%;平均歸母淨利潤7152.99萬元,同比增長12.12%,22家公司淨利潤超過1億元。赴北交所上市後,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了加速成長。

  有的加速了科技研發進度。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之一。6月14日,三元基因披露,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Ⅲ期臨床試驗項目已獲得積極結果。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對記者說,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非常契合公司目前的發展階段。三元基因通過上市獲得了寶貴的發展資金,4個新藥項目臨床研究進程加速,助力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有的擴大了產業規模化優勢。昆明理工恒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節能降耗電極新材料等產品的開發與銷售,累計申請電極材料和制備方法專利100餘件。特別是該公司自主設計製造的新型鋁基鉛合金復合材料電極,改變了有色金屬濕法冶金行業使用150多年的傳統工藝。“在北交所上市募集的資金幫助我們進一步擴大了特色產品的產能,提升了公司的產業化規模優勢。目前,我們正在加快海外合資建廠的進度,非洲項目爭取今年內完成,以進一步建立海外市場銷售網絡和售後服務體系,提升公司的海外業務應急響應能力與精準服務能力。”昆工科技副總經理朱承亮說。

  還有的找到了更多合作夥伴。“我們主要為客戶提供各類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輔助單元、智能工廠管理軟件等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已掌握多項關鍵技術。赴北交所上市後,我們成為一家公眾企業,不僅為創新研發募集了資金,而且通過廣大投資者、金融機構、專業媒體的關注,更多上下游企業也得以更詳細地瞭解巨能股份,讓我們找到了更多潛在的合作夥伴。”寧夏巨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靖對記者說,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將獲得快速發展,企業對於未來充滿信心。

  “與間接融資相比,直接融資具備靈活性大、包容性強、成本較低等特點,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資金支持,滿足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擴大生產規模的資金需求。”諸海濱說,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融資規模為2億元且市場化程度較高,這有利於讓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