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90後:新疆棉田裡的新希望
http://www.CRNTT.com   2022-05-22 10:01:17


  中評社北京5月2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春末夏初,天山南北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四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新疆大地上活躍著一支90後新農人隊伍,他們懂農業、有技術、愛農村,正憑借著敏銳的互聯網思維和市場化思維,探索農業新業態,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為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托起新農業的一支生力軍。

  數字化領航大農業

   今年年初,從來沒有種過地的90後湖南女生莫曉鈺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一個人管理500畝新疆棉田。

   2021年初,28歲的莫曉鈺從廣州來到新疆尉犁縣,成為一片棉花試驗田的專職攝像師。

   在這裡,她跟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全程目睹了尉犁縣百萬畝棉田的“科技春耕”景象。當地將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技術應用到傳統農作當中,實現了從播種、田間管理到最終采摘全過程機械化、科技化、精准化作業,這也讓她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

   棉花的耕、種、收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過滴灌系統完成,但管理環節依然依賴人工。如何發現更高效的手段?

   莫曉鈺和團隊工程師幾番試驗,將試驗田中的近270個出水樁全部改造為智能化電動出水樁,並配備先進的全自動施肥灌溉機,實現了遠程定時定點控制。

   “你們看,我們現在通過地裡安裝的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酸碱度等指標,經過智能分析,系統可以精准調節水肥比例,把水分和營養及時輸送到棉苗根部。不僅如此,人工智能技術還能通過識別遙感無人機拍攝的圖像,來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長勢和病蟲害情況。”32歲的團隊成員艾海鵬對記者說,探索無人化農場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農業種植成本,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加科學地為田間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今年目標是畝產400公斤,在管理環節實現80%的無人化率。”另一位年輕的團隊成員凌磊說。

   目前,尉犁縣棉花種植采收機械化率達到了97%,未來還將加快數字賦能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業由“設施化”向“數字化”轉變。

   當溫暖的夏風吹過整齊的棉田,翠綠的秸秆上方,無人機正在忙碌巡田。依靠手機、農事記錄儀和小型氣象站這些“新農具”,利用知識、技術和數據這些“新農資”,更多和莫曉鈺一樣的“新農人”滿懷想象和期待,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