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寧夏33項科技攻關項目“硬核”抗疫
http://www.CRNTT.com   2021-11-01 15:29:09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為提升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水平,寧夏科技廳去年2月份緊急部署33項科技攻關項目。記者10月31日獲悉,在新一輪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各項科技成果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對納入重症及危重症的患者首創經鼻高流量氧療聯合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有效改善了患者通氣狀況。本輪疫情中,已經有4名患者接受經鼻高流量氧療。”寧夏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張磊介紹。

  在病毒預防診療中,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治區中醫醫院等項目承擔單位分別從細胞療法、分子診斷檢測技術、病原體特征與基因組學信息、中醫藥治療方劑等方面開展研究,階段性成果得到應用,為快速制定新冠患者診療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全市首次建立呼吸專科醫聯體,促進了診治水平同質化。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寧夏分公司開發的基於雲計算技術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縣域管理平台,極大助力了縣域疫情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銀川方達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基於大數據技術的疫情防控與篩查信息系統,實現了疫情防控篩查業務數字化管理。自治區人民醫院建立的居家醫學觀察數據管控平台,形成了健康檔案和動態管控統計信息。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針對高速公路待檢人員多、測溫不精准、信息登記耗時長等問題研發“高速公路卡口疫情防控系統”,實現非接觸、快速篩查和快速放行。

  “得到廣泛應用的,還包括疫病防護物資供給。”張磊說。寧夏匯川服裝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在區內率先研究建設KN95口罩全智能化、一次性口罩半自動化生產線和防護服生產流水線各1條。目前防護服生產能力可達3000件/天,防護型口罩生產能力可達60000支/天。寧夏佑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互聯網+公共衛生消殺設備”,已經為區內學校、商場、機場、餐飲等人員流動密集場所免費投放近千台。
 
  下一步,寧夏科技廳將繼續加大疫情防控關鍵領域技術攻關及國內先進科技成果引進轉化應用,為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科技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