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2021年10月14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在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包括交通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愈發明顯。習近平主席就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提出了五點倡議,為推動建設可持續交通指明了方向。
作為全球交通大國,中國堅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一大批標誌性工程,例如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洋山港集裝箱和自動化碼頭等,令國人振奮,令世界欽羨。互聯網物流蓬勃發展,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將進一步增多。刷臉進站、“無紙化”登機、無人機投遞、無接觸配送等新技術的應用,為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交通運輸在國土空間開發、產業梯度轉移、城鎮布局優化、經濟貿易交流中的先導作用進一步顯現,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為國際可持續交通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中國堅持交通天下。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道路、橋梁、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以實現“五通”為目標。目前,已經有140個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合作。“一帶一路”在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數以千計。10月16日,中老鐵路首列動車組正式交付,中老鐵路的開通使老撾從陸鎖國變成了陸聯國,為老撾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世界銀行估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幫助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成為人類的“減貧之路”“增長之路”“共同進步與繁榮之路”。 世行貿易、區域一體化和投資環境部主任卡洛琳?弗洛伊德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將使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收入增長1.2%-3.4%, 全球實際收入增長0.7%-2.9%,從而促進實現共同繁榮。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發展中國家減貧、氣候變化減緩和經濟社會發展是擺在聯合國及其成員國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將可持續交通建設作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優先路徑,實現經濟、環境、社會與交通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各國的共識。
發展可持續交通,要堅持創新驅動實現綠色低碳。交通是全世界最大的空氣污染和碳排放源之一,交通運輸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4%。發展可持續交通,要堅持生態優先理念,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努力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鄭重宣布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發展可持續交通,國際社會要堅持“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理念,為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制度條件。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各國只有開放包容、互聯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贏。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貧富差距加大,因而需要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促進共同繁榮。作為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中國已宣布未來3年內再提供3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同各國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實現各國的共同繁榮。
來源:中國網 作者:姜志達(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