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毛澤東對調八大軍區司令員:決不允許槍指揮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10:34:19  


 
  從“東平湖”聊到《紅樓夢》

  根據政治局會議的決定,中央12月20日召開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會議是在毛澤東的書房召開的。據參會的田維新將軍後來回憶,當時毛澤東坐在書房的中央,左手坐著朱德總司令,右手坐著剛參加軍委工作的鄧小平。周恩來、江青等幾位政治局委員依次站立在毛澤東的右後側。王海容站在毛澤東的左後側,她是給毛澤東當“翻譯”的:把方言譯成普通話。

  李德生回憶,毛澤東交代葉劍英副主席把各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都找來。46位高級將領受到了接見。將要被調動的八大軍區司令員,坐在面對毛澤東的前排。

  接見開始後,毛澤東拍拍朱老總的肩膀:“這是好司令啊,是我們的紅司令,不是黑司令。”毛澤東簡單地講了幾句之後,便與站立在一側的肖勁光、陳士榘(jǔ)、田維新和馬寧4位高級將領握手談話。

  第一位是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毛澤東握著肖勁光的手問道:“身體好嗎?”

  與陳士榘上將握手時,毛澤東問:“身體怎麼樣?”陳士榘立正回答說:“托主席的福,身體還好。”“井崗山下來的人不多了。”毛澤東感嘆了一句。

  第三位與毛澤東握手的是解放軍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少將。毛澤東問:“田維新同志,你是哪兒人?”“山東東阿人。”田維新答。“曹植埋在什麼地方啊?”毛澤東又問。“魚山。”田維新一面回答,一面想,主席知識真是淵博!

  毛澤東又問:“左邊有個湖,是什麼湖?”田維新想了一下說:“嗯,要說湖,那離魚山還遠,是東平湖。” “噢,那就對了!”毛澤東突然話鋒一轉,說:“總政治部就交你負責了!”

  田維新毫無準備,但很快作出了反應:“德生同志(此前任總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走了,總政就我一個副主任了。讓我繼續留在總政工作是需要的,請主席委派主任。”

  “不,就是你負責了!”毛澤東以十分明確的語氣說。田維新說:“我資歷、經驗都不夠,還請主席派個主任吧!”毛澤東不再作答,開始與空軍司令員馬寧握手談話。

  之後,毛澤東再次開始向全體人員講話。講著講著,他向坐在前排的許世友問道:“我要你讀《紅樓夢》,你讀了沒有?”“讀了。”許世友回答得很幹脆。“讀了幾遍?”“一遍。”“一遍不夠,要讀三遍。”毛澤東隨口背了《紅樓夢》第一回中的一大段。

  自從毛澤東要許世友讀《紅樓夢》後,在座的高級將領幾乎都認真讀過這部古典名著,但是沒有誰能大段背誦。80歲高齡的毛澤東這一番即席背誦,令在座的高級將領敬服不已。

  背過《紅樓夢》,毛澤東還要許世友學周勃。周勃是西漢初年劉邦手下的名將,是劉邦去世後朝廷的柱石。接著,毛澤東對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風趣地說:“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也不太好。你在北京軍區搞得倒不是那麼久。李家出了個李鐵梅,你就是李鐵梅,你就是陪綁的。”他還幽默地說了兩遍:“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請你喝燒酒。”

  12月22日,毛澤東正式宣布對調命令,各大軍區司令員、軍兵種主要領導再次集中。毛澤東想給王洪文一次機會,讓他在將帥面前樹立點威信,委托王洪文點名。王洪文不知深淺,就大大咧咧地點起名來。

  “許世友!”沒有人答應。王洪文向會場望去,只見許世友臉色鐵青,眼望天花板,不理會他。其實,此時許世友正在心中暗罵:“許世友的名字是你喊的嗎?你坐政治火箭行,領導軍隊不行!”王洪文在上海時,和許世友比較熟,也在一起喝過酒,沒有想到許世友一點面子也不給他。於是他又壯著膽,點了一次:“許世友!”忽聽“咚”的一聲,許世友把茶杯往茶幾上一磕,發出巨響。

  這時,王洪文才醒悟過來,他轉過頭來求助似的望著偉大領袖。毛澤東鐵青著臉,有些惱火,但卻一言不發。

  機敏的周恩來立刻來救場。他拿過名册,看也不看,先從其他司令員點起,李德生、陳錫聯、許世友……剛才還很傲的將軍們,一個個響亮地回答著。點完名,周恩來宣布了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的具體細節:

  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沈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與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對調;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與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對調。

  建軍史上的重大高層變動

  其實,當時全國有十一大軍區,除了上述八大軍區外,還有新疆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的三位司令員沒有被調動。

  會議結束後,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命令下達10天內,各軍區司令員都到達了新的工作崗位,每人按規定僅帶了10人以內的工作人員。對調工作乾淨利落地完成了。

  這次重大軍界人事調動,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羅茲曼指出:“這是有意識地顯示文官控制著國家政權。這樣,許多司令員便離開了他們工作了20多年並建立了關係網的地區。這一命令是中國地方軍事主義走向衰落的主要跡象。這次調動的規模之大表明,涉及到的每一個人都意識到,傳統的勢力已經被打破。”

  鄧小平事後談起這次對調的必要性時指出,“這是因為毛主席很懂得領導軍隊的藝術,就是不允許任何軍隊領導幹部有個團團,有個勢力範圍。”

  整體來說,這次對調是我軍建軍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毛主席經長久醞釀後所採取的一項重大的治軍、治國舉措。實踐證明,這一舉措有力地保障了毛主席、黨中央對軍隊的絕對統一領導,對當時的政治局面起到了穩定作用,也為以後軍隊高級幹部交流制度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