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重兵狙擊物價上漲 推升物價有五大主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7 14:22:43  


 
  家電 5年價格就差了個“0”

  小窩兒說,15年前家裡買了台長虹29英寸畫中畫,花了近7000元,當時長虹牛氣衝天地宣布:這是最後一次降價。事隔幾年,他家又換了台尺寸更大點的電視,不過2500元。

  “家電產品的價格的確走一個下降路線。”家電市場研究專家陸刃波表示,這在電視、滾筒洗衣機、大冰箱、熱水器、電飯煲、微波爐上,都表現得十分明顯。“5年前,42英寸的平板電視得5萬塊,現在,5000塊就能買到。”

  “隨著技術成熟,掌握技術的人變得更多,規模也在擴大。”陸刃波說,這是家電價格所以能一降再降的利潤空間所在。1993年,三星首先研發出液晶技術,兩年後,鬆下買下了等離子技術。作為缺失顯示屏等關鍵技術的國內企業,也在試圖通過各種渠道涉足上游產業,許多廠商都把面板產業作為戰略規劃重點。

  市場的激烈競爭是另一個因素。上世紀90年代由於供過於求,落後企業不斷被兼並、重組或淘汰。1995年後,降價競爭不斷,生產、銷售規模逐漸向大企業靠攏。2001年,行業進入到新的變化周期。隨著平板顯示技術和數字技術的革命性進展,原有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戰愈演愈烈。

  不過在陸刃波看來,將價格戰稱為“價格回歸”更妥當。他透露,現在家電普遍毛利在30%或40%,利潤率則在5%-8%之間,均有所收窄。同時,國內家電品牌集中度也在提高,品牌前三名占據了市場一半份額。“企業謀求生存和發展,技術革新,產品也會相應變化。家電產業受貨幣連帶影響很小,價格只會降不會升。”

 如何狙擊通脹最有效?

  中國是否進入了全面通脹?CPI未來走勢該如何預期?什麼辦法狙擊通脹最有效?如何看待物價調控的效果?本報記者採訪了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濤,他們對上述問題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關於通脹原因

  新京報:本輪通脹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汪濤:目前中國的CPI通脹主要受到食品、尤其是蔬菜價格的推動,而非食品價格與“核心”通脹率依舊平穩。今年惡劣的天氣和自然災害影響了農作物的收成情況,尤其是蔬菜;此外,柴油和運輸成本的上漲,導致其他農產品也出現漲價。

  左小蕾:造成本輪通脹的主要原因,在第三季度末之前可以說與食品、蔬菜價格有關,但後來這些產品價格上漲已經不是因為供求了。你想發改委打擊囤積居奇,秋糧又豐收,供求的原因已經不能解釋這種上漲了。

  錢多了,流動性過剩是最後的原因,在這一背景下才能解釋第三季度之後的通脹,之前是正常的邏輯可以說明的,而在此之後只能說是錢太多了。

  楊濤:這一次的通脹和2006-2007年的一輪通脹有類似之處。我們一般分析通脹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供給,另一方面則是需求。從需求方面看,2007年出現了這種情況,今年亦如此,即流動性寬鬆推升了總需求的增長,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居民收入的增長對於需求的推升。

  而從供給方面看,這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則是食品、工業品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

  是否全面通脹

  新京報:中國是否進入了全面通脹?

  汪濤:我的判斷是沒有進入全面通脹,全面通脹就不只是農產品了,還包括工業品、服務價格的全面上漲。但現在是比較容易進入全面通脹的時間。因為現在的流動性過剩明顯,利率低,若預期加深,很容易導致上漲從部分領域蔓延到其他領域。

  左小蕾:全面通脹對應的是什麼?結構性通脹?如果沒有流動性的問題,只有豬肉、蔬菜或者是別的什麼東西價格上漲,你可以提結構性通脹。但在目前的情況下,不要提結構性通脹。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就會變成全面通脹。

  任何的通脹都是一些東西在漲,另一些東西不漲。當貨幣因素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時,你就不要提結構性這一點了。

  發改委目前的一些措施是對的,但根本上可行的,仍然是貨幣政策,錢太多這是一個重要前提,不要忽略這一根本問題。所以我說最後政策仍然要落腳到貨幣政策上。

  楊濤:所謂結構性通脹、全面通脹,都不是很準確的表述,可能結構性通脹描述的是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另一些則未上漲的狀態;而全面通脹則是描述所有商品和服務價格都在上漲的狀態。我想結構性通脹可能是指溫和通脹,而全面通脹則在指惡性通脹。

  在我看來,中國目前的情況還不具備演變成全面通脹或者惡性通脹的條件。發生惡性通脹除非是在經濟全面過熱,貨幣極為寬鬆的條件下。

  資源價格改革

  新京報:資源價格改革會否對通脹造成影響?或者說通脹壓力是否會進一步延緩這種改革?

  汪濤:資源價格改革對通脹的影響是一次性的,漲一次就過了,以後都是基數的變化。但反過來說,通脹確實影響了資源價格改革的進程,目前來看已經延遲了。比如說天然氣價格,漲了一小點就停了;階梯電價現在也沒有動。

  左小蕾:資源價格顯然是這樣,如果沒有流動性的原因,資源價格改革是一定要改的,因為現在扭曲了價格,對經濟的成長是不利的。但目前的前提是流動性。

  楊濤:資源價格改革,也就是市場化改革,多數是存在價格上升趨勢的。這會造成成本上升型的通脹壓力。但這一步是不得不承受的,因為我們的經濟要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這都是必須承受的。

  CPI何時見頂

  新京報:從月度看,CPI數據在何時見頂?

  汪濤:短期內看,11月份是一個高點,我們預計12月份會有所回落,這主要是去年12月份基數比較高的原因。但這只是對今年來說,通脹水平並不會一直回落下去。

  我們預計2011年全年通脹水平在4%-4.5%之間,明年可能會有第二個頂,可能會出現在2、3月份。

  左小蕾:不要強調高點,今年(11月)不會突破5%。在發改委等部門目前的措施下,CPI不會再走高,只有下滑的可能,隨後可能會在4%左右。

  楊濤:現在比較多的人認為,今年CPI會在11月份達到高點。這一方面是貨幣政策——不管是說回歸正常的,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最終的效果是逐漸偏緊造成的影響;另外,糧價上漲等情況,主要是災害以及其他短期因素影響的結果。此外,國外經濟仍然疲弱,這種環境使得通脹輸入對國內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長期看,不好判斷下一個高點,但我想明年把CPI控制在5%以內是沒有問題的。

  工資和通脹

  新京報:很多人說工資上漲對通脹造成壓力,你怎麼看這一點?

  汪濤:漲工資將來肯定是會對通脹有影響的。但目前來說,還是食品、蔬菜價格上漲的影響。現在來看還沒有證據表明工資上漲對此有影響。年初珠三角地區漲工資比較明顯,但製造業工資的上漲,我們可以看到製造業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很小。

  如果從長遠來看,工資的上漲超過勞動生產率的上漲,是會對通脹造成壓力的。比如農民工工資上漲,外出務工增多,農產品價格也會上漲。農產品價格上漲也是一個不容置疑的長期趨勢。

  但短期來看,工資上漲和通脹之間沒有直接聯繫,本輪通脹仍然是季節性的、周期性的通脹。

  左小蕾:最近的工資上漲基本上是一次性的,這在去年和今年年初都表現得比較明顯。從總需求的角度看,這種工資上漲顯然會從推升總需求的角度對通脹有壓力。

  但說到長遠,就算我們以後要實現收入的穩步增長,其中還有不少寫入了“十二五”規劃。但要注意到,其中還提到“居民收入增長要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要與勞動生產率增長同步”,這是一個合理情況,這可能意味著,除去人口的紅利,比如經濟增長10%,工資增長的幅度可能是8%。

  在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增長同步的情況下,工資的增長不會對通脹有大的影響。

  關於“容忍”限度

  新京報:對目前的中國經濟來說,溫和的、可容忍的通脹水平你認為應該是多少?

  汪濤:很難直接判斷百分之幾,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水平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穩定的預期,因此看環比的數據比較重要。今年為什麼大家對通脹感覺比較大,因為通脹上升的速度比較快。如果在比較穩定的狀態下,我認為4%-5%之間的通脹也是溫和的,當然,另一個問題是這個數據是不是準確,是不是和人們的感受一致。

  總的來說,預期的穩定最重要。

  左小蕾:應該說,對於每一個經濟體都應該是有不同水平的通脹。只要你的收入增長超過了CPI的增長。比如你4%的經濟增長率,5%的通脹,這是比較可怕;但在中國的情況下,3%這樣的水平應該算很低了,我認為4%,甚至是5%都沒有什麼問題。

  楊濤:“可容忍”應該有兩個方面。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勞動力價格、資源價格的再調整是中國經濟必須要經歷的,從這個角度說,3%-4%的通脹都是可容忍的。

  但“可容忍”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從社會的角度看,物價的上漲對低收入群體的損害是否“可容忍”,比如有3%-4%的通脹水平,就應該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減免稅費等方式,來實現社會的“可容忍”。(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