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放棄挑戰北京核心利益 奧巴馬獲超級回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9 16:06:18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說,當美國總統奧巴馬獨自打著傘,在上海的風雨中,從空軍一號下來的時候,好像有點孤膽英雄闖虎穴的氣概,但是,奧巴馬不是季辛吉、尼克森,中國也已經不是毛澤東的紅色中國,奧巴馬對外灘夜景彰顯的上海繁華,超過了他生活的芝加哥,一定是印象深刻,不過,他也因此可以放下心來,因為資本主義在上海隨處可見,並不陌生,中國已經不是一個完全與美國“不同性質的國家”。

  社論說,於是,我們看到了在科技館與中國80後學生對話的時候,奧巴馬一派輕鬆,他大大讚揚了上海一番,並把美中友誼的歷史追溯到滿清時代,這是柯林頓和布什總統都沒有做過的事情,不用懷疑,奧巴馬內心深處,可能把中國視為一個帝國,是滿清帝國的延續,當他走訪故宮長城的時候,或許會加深這種印象。

  這對中國來說,顯然不是壞事,但如果他在心裡對中國有一種對王朝般的尊敬,事情就好辦許多。事實上,在東京宣示美國新亞洲政策的時候,奧巴馬沒有像以往的總統那樣,對中國一半讚揚,一半批評,而是基本肯定,並歡迎中國崛起,這種基調,在上海的演說中,也照樣延續。可見,本身立場左翼的奧巴馬,已經不用意識形態的眼光看待中國,而是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在悠久王朝文化基礎上完成現代化蛻變的強國,與地球另一端的年輕美國,可以媲美,或者說相互輝映。

  社論說,奧巴馬在上海的表現,到了京城,立刻獲得超規格的回報。習近平副主席親自到機場迎接,胡錦濤主席兩次設晚宴款待,高峰會電視轉播,聯合記者會暢所欲言,數千字的中美聯合聲明某種程度上成為“第四公報”,奧巴馬希望得到的,在書面和口頭上全數得到,包括本來被認為難度極高的對付氣候暖化的環保共識,以至於奧巴馬再度對下個月的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拉高期待。

  如果說這樣的成果,是奧巴馬重新塑造了美中關係,倒不如說,奧巴馬畢竟有多元文化的意識概念,對中國放下身段,反而贏得了美中關係發展的高度。奧巴馬很清楚,過去數十年,美國歷任總統挑戰中國的所謂核心利益,結果只是獲得口頭的快感,而無法實際改變中國。現在,奧巴馬有意不再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其中包括台灣問題,包括美國不將西方體制強加於中國,包括人權和西藏問題,與此相反,強調世界的議題沒有美中的共識無法解決,從而有禮貌地向中國提出合作的要求,包括平衡貿易、強化環保等等。以往,中國強調不挑戰美國的全球戰略,包括東亞戰略,如果美國禮尚往來,也發出不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聲明,這一方面表明美中力量消長出現變化,另外一方面也證實美中共管東亞、共管世界的共識,在兩國領袖的意識中扎根。胡錦濤主席接受明年對美國國事訪問的邀請,表明美中領袖的高峰會正在成為例行的傳統。

  社論說,奧巴馬是政治造勢的高手,他善於製造氛圍,製造溫馨,製造對話的誠意,製造遠景的期待,以此達到“以柔克剛”的效果,而對美國情況了然於胸的中國領袖,也不是被人一哄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胡錦濤、溫家寶都是主張數字管理、精確計算的技術官僚型領袖,他們不會在奧巴馬的甜言蜜語中迷失方向,於是,這就注定,這場中美外交的大戲,領袖們禮尚往來,大打太極,給足對方面子,達成形式上書面上的完美,而專家們在幕後,則字斟句酌,為各自的國家利益斤斤計較,達成互不吃虧的協議。因此,奧巴馬的訪華毫無疑問獲得了完美的成功,但具體檢驗成果的落實,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