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高鐵開通運營後,將形成北京、天津半小時生活圈,結合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的優勢和資源,帶動沿線京津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個人口達三千萬的“大北京”新興經濟圈。 |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8月1日,中國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京津高鐵正式運營。這條每公里約耗資1億元、總造價215億元的高鐵,究竟與傳統列車有何不同?京津高鐵將為潛力無限的環渤海經濟圈帶來什麼變化?
文匯報報道,鄧小平1978年訪問日本時的一張老照片,令很多國人都無法忘記:他乘坐著當時世界最先進、時速270公里的新幹線列車,說感覺“像風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30年後的今天,中國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橫跨北京、天津,列車平均時速達350公里,最高時速達到394公里,這一速度不但遠超當年的新幹線,更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鐵路。
記者來到世界上最大的火車站—北京南站,這座集火車、地鐵、公交、出租車為一體的交通樞紐正在進行最後籌備工作,它將與京津高鐵同時運營。與印象中的火車站不同,北京南站外觀兼顧現代與中國特色,車站整體非常通透,售票、檢票均可為自助進行。
車廂設計舒適人性化
流線型的“和諧號”列車停靠在軌道邊,車體呈整潔的白色。無論是票價69元的一等車廂還是票價58元的二等車廂,車廂均十分寬敞。車內的飲水機、衛生間、垃圾箱等都被設計成圓弧形,以擴大旅客的活動空間;車廂內懸掛多媒體影視系統,設置吧台、殘疾人衛生間、輪椅存放區、嬰兒護理桌。特別是可雙向調節的沙發座椅,“比坐飛機舒服多了”是很多乘客的感受。
時速高達350公里的京津高鐵,行駛卻十分安靜、平穩。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說,“我們做過試驗,在京津城際列車以300多公里時速運行時,把一根香煙立在小桌子上,可以保持4分鐘不倒”。
全程電腦控制防恐襲
目前每天將有47對列車往來京津,最小行車間隔僅有3分鐘。王勇平表示,高鐵全程由電腦控制,雖然發車密集,但不會造成鐵路擁堵。“如果鐵路上出現不明物體,後面的列車將會自動停下”。由電腦程序控制列車運行,不但可避免出現擁堵,還能及時排查安全事故,躲避恐怖襲擊等。
另據世界日報報道,北京開往天津的城際高速鐵路(京津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後,將形成北京、天津半小時生活圈,結合兩地政治、經濟、文化的優勢和資源,帶動沿線京津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形成一個人口達三千萬的“大北京”新興經濟圈。
“到天津購物、吃海鮮、看海”,原本是北京人周休二日的旅遊活動,可望變成下班後的休閒活動。京津城際鐵路,讓北京人離天津和大海更近了。
北京與天津距離約120公里,以往,從北京出發到天津,走京津高速公路或搭火車都要花費一小時以上時間才能到達。坐京津城際鐵路的話,時速350公里,從天津火車站到北京南站只花30分鐘,相當快捷。
專家評估,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後,北京和天津兩地的聯繫更加緊密,將會帶動兩地和沿線區域的經濟發展,形成“大北京”商圈,在優勢互補下,京津冀經濟圈將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帶動經濟發展的另一極。
對天津來說,京津半小時生活圈形成後,將增加兩地人員流動,有利於天津引進投資,促進消費和經濟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對北京來說,不靠海是北京先天的缺點之一,與天津距離大幅縮短後,天津等於是北京的出海港口,成北京發展物流業和製造業基地。
天津是北方大港,曾是九國租界地,各式西方建築特色的小洋樓遍布市區,以市區南部的五大道為聚集地,擁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因天津鄰近北京,清朝被推翻後,不少遺老舊臣,以天津為居住地,因而天津有許多名人故居,諸如梁啟超的“飲冰室”、霍元甲故居陵園及張自忠、黎元洪、李叔同等等人的故居。逛洋樓、看名人故居,也就成為到天津必遊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