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制造”為美國提供400萬個就業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3 17:27:02  


 
  張近東: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走中國創造之路

  張近東:“我的總部對面就是沃爾瑪,我未來的目標就是中國的沃爾瑪。”

  這位將沃爾瑪作為自己最大目標的蘇寧電器掌門人,從“中國渠道眼中的中國制造”這一獨特角度,結合自身17年來的家電銷售經驗,全面剖析了中國制造的騰飛根源、中國制造對于世界市場的巨大價值以及中國制造未來的發展方向。

  張近東:“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技術和產品的進步,從簡單到多樣、從粗放到精益、從傳統到時尚;資本和市場的拓展,從區域到全國、從國外到國內、從中國到國際。”

  談到中國制造的未來,張近東堅信,經過近30年改革開放的洗禮,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更加的國際化。

  張近東:“未來的中國制造,是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遵循全人類的價值理念,走中國創造之路。”

  而在演講後的討論環節,當談及“中國制造如何贏得世界尊重”這個問題時,這位中國家電業的領頭兵,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渠道”二字。

  張近東:“中國制造只有真正全面覆蓋到每一位消費者,讓他們對中國制造更加了解,才會更加尊重中國制造,而其中渠道的支持起著關鍵的作用。”

  而就這個問題,中國貿易促進會的副會長王錦珍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制造要想贏得世界的尊重,就要勇敢地走出去。

  中國貿易促進會的副會長王錦珍:“我們中國企業也應該利用不斷改進的擴大的國際市場,在進一步提高國內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應該積極的走出去,讓全球了解我們的制造,當然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附加值,不斷地創新,同時又承擔社會的責任,這樣的話在全球才能贏得全球的尊重。”

  作為中國商界精英或中國頂尖的經濟學者,他們用親身經歷在國際講臺上向世人證明了中國制造對全球經濟的巨大貢獻,這種活動還是第一次。為此我們專門採訪到了活動主辦方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萬會長。

  萬會長:“今年國際上出現了一些對中國產品的質量的一些質疑,這對中國的企業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當然對中國也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作為工商界的代表,就應該站出來到海外、包括對我們有負面影響的一些國家去,到那裏去講真實的情況,什麼是真實的中國制造,通過中央電視臺的結合,通過我們的企業家,通過自身來說明中國制造。”

  據萬會長介紹,讓全世界相信中國制造,我們還有許多路要走,但欣喜的是,我們已經跨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萬會長:“我們這次主要請的是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在國際上都有很知名的影響,起的名稱叫四海論道,這個活動在國外顯示了一個正面的積極的影,也為我們國家的外交,為樹立我們國家的形象也都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半小時觀察:相信中國制造

  最近有一本新書叫《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作者是一位美國的自由撰稿人,她從 2005年1月1日起開始了不買“中國貨”的嘗試。在為“中國制造”勾勒了一幅壯美畫卷之後,她最終發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制造”已經悄然地影響為了美國人的生活,拒絕“中國制造”只能是一種冒險。

  就像那本書所描述的那樣,“中國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化的主角,正在全球范圍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各種各樣質優價廉的商品、一家家優質的上市公司、一個個成功創業的“中國夢”、一個個正在國際化的中國品牌……它們就像是一張張“中國名片”,不但使世界認識了真正的“中國制造”,更使我們對“中國制造”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然而對于“中國制造”來說,要真正贏得尊重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標準、質量、信譽、口碑、品牌……這些硬邦邦的指標缺了哪個都不行。就像片中所說的那樣:“未來的中國制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術標準、遵循全人類的價值理念,走中國創造之路。”做到了這點,全球消費者不僅離不開“中國制造”,更不想離開“中國創造”。(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