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老式坦克考核中80發炮彈全部命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5 10:27:46  


解放軍改進型老坦克裝上反應裝甲。(資料圖)
  馮玉軍,濟南軍區某摩步旅旅長。1976年入伍,研究生學曆。先後4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軍區、集團軍表彰爲優秀“四會教練員”。2002年12月被軍區表彰爲“優秀師參謀長”。 

  濟南軍區一位領導來到某摩步旅實地考察,對旅里各項工作很滿意。臨走時,這位領導感慨地說:“置身你們旅,深深地感受到了准備打仗的氛圍。” 

  一篇學術文章引起錢學森的關注,錢老鼓勵他堅持研究—— 

  “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掌握軍事理論上站前沿” 

  馮玉軍常說:“未來戰場,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在掌握軍事理論上站前沿。”爲打牢軍事理論的功底,他十分注重學習軍事理論著作,對《軍事學術》、《外軍研究》等十幾種刊物逐期研讀,努力把握軍事理論發展動態。 

  1985年,在濟南軍區作戰部當參謀的馮玉軍,以一篇“用作戰理論引導武器裝備發展”的學術文章受到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關注,錢老給他回了一封充滿對裝備發展思考的書信。在錢老鼓勵下,他又在報刊上發表了“超越型研究”的文章,引起理論界廣泛關注。 

  此後,他結合軍事訓練實踐活動,研究發表了“戰役訓練應率先實現轉變”、“讓科技練兵走向實戰化”等30多篇軍事理論研究文章,有的研究成果成爲全軍軍事訓練和考核的參考教材。 

  1996年,總參《司令部條例》起草過程中,請8位專家進行修改。當時,作爲最年輕的專家,馮玉軍提出的第一條意見就是,沒有“實戰味”。隨後,馮玉軍應邀在濟南陸軍學院軍事訓練改革會議上演講。面對學術界諸多專家教授和全院學員,馮玉軍50分鐘的演講,有11次被掌聲打斷,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强烈共鳴。 

  與其說是一場實兵對抗演練,還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技術的對抗、一次官兵士氣的較量—— 

  “平時不敢爭第一,戰時又怎麽能打勝仗” 

  去年底,馮玉軍帶領全旅參加軍區組織的軍事訓練一級旅考核,其中一項考核是坦克營實彈射擊。馮玉軍帶的坦克營裝備是老式坦克,而兄弟單位裝備的是我軍新型主戰坦克。上級規定老式和新式每輛坦克各打4發炮彈,在1100米距離上對運動目標直瞄射擊。 

  實力對比似乎懸殊。馮玉軍說:“戰場上是不允許選擇對手的,再硬的骨頭也要啃!” 

  與其說這是一場實兵對抗演練,還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技術的對抗、一次官兵士氣的較量。馮玉軍深入到官兵中間,進行廣泛的思想發動。那段時間,大家挑燈夜練,弱項加强了,漏項補訓了。 

  昂揚的練兵士氣産生了巨大的力量。馮玉軍帶領的20輛老式坦克,火炮像長了眼睛,80發炮彈發發命中目標,而某新型主戰坦克,戰績却不理想。考核組的同志說:馮旅長帶領部隊真正實現了人與武器裝備的最佳結合。 

  從老裝備勝過新裝備的成功經曆中,馮玉軍懂得了再大的困難面前,頭不能低,腿不能軟,氣不能泄。在參加軍事訓練一級旅考核中,有的旅領導提出,軍區這麽多單位參加考核,得個亞軍也不錯。馮玉軍說:“戰場無亞軍。獲得第二名,就意味著吃敗仗。平時不敢爭第一,戰時又怎麽能打勝仗?” 

  勇氣化作行動。馮玉軍白天抓部隊訓練,節假日和晚上組織機關訓練。大雨滂沱的夜晚,他們在茫茫的山野選點定方位;烈日當頭的中午,他們在演兵場上練戰法。去年底,軍區考核組抽考旅機關68名幹部微機標圖作業,有38人獲得滿分,總評成績達99.35分。考核組的同志翹起大拇指。 

  未來戰場上,指揮員要帶著戰士去沖鋒陷陣,平時就要對戰士的生命負責,對祖國人民負責—— 

  “訓練場上的嚴厲,就是未來戰場上真正的愛” 

  旅里選拔軍事幹部、培訓教練員,馮玉軍都要出這樣一道題:“請你設計幷描繪本級戰場上可能遇到的最困難、最激烈、最複雜的戰鬥場面,爲此,平時應如何要求和訓練部屬?”想想未來戰場上,指揮員要帶著戰士去沖鋒陷陣,平時就要對戰士的生命負責,對祖國人民負責,訓練場上的嚴厲,就是未來戰場上真正的愛。

  火球一樣的驕陽懸挂在天空。一米多深密不透風的荒草叢中,靜靜地潜伏著一排排官兵,汗水濕透了綠色的軍衣。 

  抗熱耐暑訓練,鍛煉著每個人的體質、意志。這種滿負荷訓練,是馮玉軍組訓的“家常便飯”。 

  體能訓練是軍事訓練的基礎。馮玉軍和司令部同志一起研究,决定把體能訓練作爲增强士兵體魄的第一關。他們加大體能訓練的難度:時間增加了一倍,堅持每天一次5公里越野,越野訓練要在炎熱的中午和坎坷不平的山路上進行。 

  蒸籠般的荒草地里,官兵還在潜伏著,1小時、2小時……7個小時過去了,許多士兵的臉色蠟黃,嘴唇幹裂,就這樣也沒人動一動…… 

  上級領導到旅里視察,看到他們搞潜伏訓練的情景,感動地說:“透過這片荒草地,看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烈火燒身、雙手插入土中的邱少雲形象。” 

  馮玉軍主動在訓練中加大創新力度,變自我對抗爲與强手對抗。旅里走出去尋找對手。不久,特種作戰分隊、電子對抗分隊、陸航部門的同志被請來了。一個個過硬的對手,逼著官兵們“小看自己”,逼著官兵們提高自己,更逼著指揮員練熟練精各自的指揮技能。 

  去年11月,在上級組織的實兵檢驗性演習中,面對“藍軍”無人偵察機、偵察衛星、遠距離照相系統的全天候監控,這個旅采取變形僞裝、迷彩僞裝、烟霧迷盲等方法,讓裝備精良的對手摸不准他們的踪影。 

  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實彈射擊考核,七連臨時被軍區抽中。結果,七連官兵取得200發子彈全部命中的好成績,創造了新式槍族實彈射擊新紀錄。前不久,該旅參加軍區組織的摩步旅實兵演習,二營官兵按軍區導調組指示實施奔襲,2小時50分全副武裝行程26公里,創下了“部隊演習評估系統”使用以來的新紀錄。 

  有耕耘就有收獲。馮玉軍任旅長4年多來,各兵種訓練成績連年優秀,參加大小演練10多次,次次圓滿完成任務。去年,該旅以軍區第一名的優异成績,被四總部表彰爲“軍事訓練一級單位”。(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