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17年派出維和官兵7200余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0 15:03:33  


中國維和醫療小分隊與剛果(金)兒童合影。(資料圖)
  1990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派出7200多名維和人員參加了17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日前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向人們展示了我國面向世界維護和平所做出的貢獻。

  自7月16日開幕以來,“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共吸引了超過80萬觀眾。展覽的最後一個部分“面向世界維護和平”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展廳中一張我軍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部署示意圖顯示,1990年到2007年4月,我軍共參加17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目前,派出維和人員1643人,其中維和部隊1546人、軍事觀察員64人、參謀軍官33人。10名中國軍事觀察員、維和官兵和軍控專家,為世界和平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據講解員介紹,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之一。維和部隊的官兵在海外排地雷、除航彈、修道路、建設施、救病人,圓滿完成了各項維和任務,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藍盔部隊是世界和平的保障,參加藍盔部隊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一位觀眾留言說道。 

  維和數字 

  目前,中國共有10支維和部隊1546人在4個聯合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其中,在聯合國剛果(金)特派團派有218人;在聯合國利比理亞特派團派有558人;在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派有335人;在聯合國蘇丹特派團派有435人。 

  專家觀點:“中國維和部隊受世界人民歡迎” 

  專家錢文榮認為,參加維和有助提高部隊素質 

  “中國為世界和平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新華社聯合國分社前社長、聯合國與國際問題專家錢文榮介紹,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中國在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中勇於承擔責任,實踐著一個大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莊嚴承諾。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維和部隊所取得的聲譽是最好的,所以這些國家都歡迎中國去。 

  “參與維和行動,還有一個附加的作用。”錢文榮說,中國部隊已經很久沒打過仗,也一直是在國內,與國外沒有交流。出去之後,部隊的眼界變寬了,不光是軍事,各方面的應用,都可以得到實踐。這對提高部隊的素質、戰鬥力,都是有好處的。“當然這不是我們的本身目的,這是在維護世界和平之後所帶來的效果。” 

  錢文榮介紹,我國參與維和行動有3個原則,一是不干涉內政,派駐國家同意去的才參加;二是保持中立;三是不使用武力,除了自衛以外,武力都是不能用的。我國派駐的很多都是工程兵。“派駐維和部隊,是有一定程式的,還要與所在國協商。所以中國的維和部隊派得多,說明中國在國際的受歡迎程度。”錢文榮說。 

  維和連線—黎巴嫩 

  目前,中國共有10支維和部隊1546人在4個聯合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其中黎巴嫩因衝突頻繁而最受關注。2006年3月以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掃雷排爆,修路架橋,為和平流血流汗,為祖國榮譽而戰。7月25日,本報記者通過越洋電話,連線
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部分官兵。 

  炮彈落入工兵營炸傷三名戰友 

  成都軍區的楊新來自雲南,今年二月剛剛到黎巴嫩,在營區醫院裏當駕駛員。楊新向記者介紹,在營區之外就可以看到戰爭的痕跡,到處斷壁殘垣,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 

  戰爭的危險離戰士也很近,聯合國駐黎部隊工兵營營長羅富強說,他永遠忘不了3名維和官兵被炮彈炸傷、血流滿面的情景。24歲的周峰是工兵營的掃雷參謀,2006年8月6日,他在彈藥庫值班。當時黎以雙方又開戰了,交戰雙方的炮火偶然也會落到工兵營。 

  上午一切正常,到中午12點左右,周峰突然感覺腳下一震,眼前白光一閃,周峰就意識到被炸了。同時值班的另外兩人已是血流滿面。周峰受傷最重,彈片鑽進了他背部深達2釐米,再深點兒就是心臟了,周峰整整休息了半個月。 

  “為了戰士們的安全,我們會最大限度地控制外出活動。”羅富強介紹他到9月份將回到祖國。到目前,沒有新發生維和部隊的受傷事件。“帶出去多少人,就要完完整整地帶回去多少人,交給他們的父母妻兒,這是我的心願。” 

  排雷連長半小時拆除集束炸彈 

  在黎巴嫩南部地區未爆炮彈遍佈道路、田野、果園、村莊以及房屋裏,嚴重威脅著當地平民和維和官兵的生命安全。 

  維和工兵營排雷連連長陳代榮藝高人膽大,常常身先士卒。黎巴嫩邊境常有集束炸彈,據介紹,這種炸彈殺傷力極強,彈體內裝有幾十顆到上百顆鋼珠,一旦引爆,鋼珠會向四面八方射出,是聯合國明令禁止使用的武器之一。陳代榮對戰士們說,你們都退後,我先來! 

  第一次拆除花了他半小時時間,全身被汗水濕透。成功拆除了炸彈之後,立即組織官兵們進行針對性訓練,待官兵們掌握了集束炸彈排除方法,才展開排爆作業。 

  據羅富強介紹,在保證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目前工兵營已經排除未爆彈7900余枚,清理雷區160萬平方米。“這個數字還在變化,我們還在繼續工作。”羅富強說。 

  黎百姓向“中國藍盔”豎大拇指 

  羅富強介紹,中國駐黎維和部隊執行了大量的道路橋樑搶修、廢墟裏人員搜救、未爆彈排除、人道主義援助等任務。黎巴嫩當地政府、聯合國方面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當地老百姓也都很喜歡我們,大街上見到我們都豎大姆指,還有的會說你好。”營區醫院的楊新介紹,他們醫院除了完成
維和部隊的任務,戰士們還常常幫老百姓進行一些醫療救援。 

  聯黎部隊司令皮雷格裏尼將軍曾破例為中國營寫出了書面評價:“中國工兵營以高昂的士氣,飽滿的熱情,無畏的作風和勇敢的自我犧牲精神,為建立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他們捍衛了藍盔的榮譽和尊嚴,履行了中國政府對和平事業的承諾,為聯合國,也為中國,贏得了尊重和榮譽。” 

  “在30多個國家組成的維和部隊中,每一個國家都想表現得最好。我們中國軍人維護了祖國的榮譽,沒有辜負祖國的期望。”羅富強說。 

  維和故事—蘇丹 

  “整整10個月沒見面。”去年3月,濟南軍區的工程兵小林參加了中國第一批去蘇丹維和部隊,他的未婚妻小安與他只能是電郵往來了,但長時間的隔斷,沒有阻斷他倆的感情。 

  來到蘇丹後,小林發現這裏的土地都是紅的,都可以當胭脂用了,軍營裏面流傳著一句口頭語“滿地儘是蘇丹紅”。 

  小林部隊的主要工作是為了後續人員建造營房,整修道路,沒有野外作業,所以倒沒有作戰的危險。“但也有驚險的事情。”小林介紹,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離軍營很近的一個當地軍火庫爆炸,全營的人都被巨響嚇著了,所幸咱們無人傷亡。這些危險的故事,小林在蘇丹的時候從來不跟小安講,兩人來往的電子郵件上,只是在報平安。“海事電話2.8美元一分鐘,太貴了,所以半個月才打一次電話。”小安介紹,蘇丹當地沒有電話,只有軍營裏有時斷時續的海事電話,常常是說一會兒就沒信號了,兩個人急得拿著電話發呆。 

  “蘇丹人民對我們很好,我們常常分享一些我們帶來的食品什麼的,關係都很融洽。”小林說。蘇丹當地的食物很不合中國人的胃口,而為了尊重當地的穆斯林習俗,戰士們還要避諱一些食品。小林開玩笑說,在蘇丹最思念的,除了小安和家人,就是中國的米飯了。 

  2007年1月16日,我國赴蘇丹維和部隊被授予“聯合國特別貢獻獎”,這是目前中國維和部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以來,首次獲得的最高榮譽。小林也要回國了,他帶回了一套藍盔軍裝,作為永久的紀念。 (來源:新京報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