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20件大型裝備亮相軍博 核導彈只能看不能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7 13:59:10  


東風21地地導彈發射平臺。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京華時報報道,昨天上午,紀念建軍8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在軍博開幕。從今天起,市民可免費參觀展覽,並可近距離觀看中程核導彈。 

  此次展覽陳列面積達6540平方米,共展出20件國產大型主戰裝備、1750件文物、970餘幅圖片、6座大型景觀。

  展覽看點:1750件珍貴文物亮相

  此次展覽中,市民可以親眼目睹1750件文物,如毛澤東觀看大比武時打過的沙袋、周恩來親擬的炮擊金門廣播稿、1956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簽到簿、研製原子彈使用過的手搖電腦、解放一江山島插上203高地的紅旗、空軍戰鬥英雄杜鳳瑞的請戰書、雷鋒日記等。

  此外,還可以看到駐香港、澳門部隊首次升起的國旗、軍旗,抗洪英雄李向群穿過的救生衣,方永剛撰寫的部分講義等展品。

  可瞭解重大戰役史實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新披露的重大戰役的一些史實、中國軍隊正規化訓練的一些“秘密”和中國研製“兩彈一星”的一些細節等。

  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以往在一些公開場合較難看到的林彪的照片,也出現在了十大“開國元帥”展覽櫥窗裏。

  據介紹,將十大元帥包括林彪的照片如實展出,是尊重歷史的做法。

  新老裝備全是真貨

  展品中,除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屬於模型外,其他的新老武器裝備全是真貨。

  1964年大比武時毛主席察看過的步槍、抗美援朝時邱少雲犧牲時緊握的衝鋒槍均為展覽中的亮點。

  在室外二號武器裝備展區,觀眾可以看到“飛豹”殲擊轟炸機、新型中程地空導彈和3139號導彈艇。

  國產新型步兵戰車也是這次展覽中首次公開亮相的。這種新型步兵戰車與俄羅斯的BMP-3型履帶式步兵戰車較為類似,但是裝有一個新型炮塔。

  核導彈只能看不能摸

  武器裝備中不得不看的是我國第一代“中程地地核導彈”,它被安放在室外一號武器裝備展區,與白色的“地地常規導彈”並排“站立”。由於該導彈是真品,其爆破裝置已被拆除。

  為保護這些新型武器,軍方在展覽外一米處設了護欄,市民不能跨越護欄去撫摸新型武器。

  新軍裝成展品“寵兒”

  前不久剛剛公佈的2007式新軍服更是成為展品中的“寵兒”,各種禮服、常服和標誌服有600多個品種,給該展館增色不少。

  現場有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看到新軍裝,他們圍著新軍裝左看右看,合影拍照,還對新軍裝的料子、帽徽、肩章愛不釋手。

  記者體驗:駕駛“艦艇”看日出

  展覽現場,一套海軍兵種指揮學院最近研製的艦艇模擬訓練器吸引了眾多人目光。記者隨玉淵潭中學初一一班的學生們一起進入模擬訓練器體驗海上航行。

  學生們發現自己站在了艦艇駕駛室內,周圍都是蔚藍的大海,很快艦艇開始顛簸。這時,有的同學站不穩,有的同學出現暈船現象。在經歷了大風、大雨、雪天等惡劣的天氣情況後,同學們又堅持熬過了夜間航行,一輪“紅日”從海平線上升起,大家終於松了口氣歡呼起來。

  現場解說員介紹,目前這套類比系統已經開始在海軍中應用,可真實模擬海上航行的全過程,對縮短訓練時間、提高作戰效率起到積極作用。

  花絮:解說員多半是研究生

  展覽現場,身著藍色軍禮服的30位解說員也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30位解說員可不同一般,她們是從全軍各大軍事院校海選出來的,其中不乏解放軍理工大學、南京政治學院的高材生,她們中一半以上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

  海選結束後,每名解說員要在短短的十幾天訓練時間內背完2.5萬字的解說詞,而且要求是中英文雙語解說。

  外國記者關注新武器

  展覽也吸引了眾多境外媒體關注。記者發現,在國產最新型99式主戰坦克展臺前,聚集了十多位外國記者。他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著這個“新生兒”的每個構件。另外,各種新型步兵戰車、衛星通信車、越野指揮車等也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提醒:參觀人數每天控制在4萬人

  展覽從7月17日開始對觀眾免費開放,一直持續到8月20日。其間,軍事博物館1至4層的所有展區都對市民免費開放。

  為保證市民安全,軍博每天將參觀人數控制在4萬人左右。具體措施為每天免費發放1萬余張門票給團體觀眾,其餘的兩萬余張門票都留給普通觀眾,觀眾只需憑有效證件就可免費領票。當人數超過4萬人時,展館將採取限制措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