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教學會長 漢語是世界通向中國的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7 14:27:32  


漢語語言學權威陸儉明(右)說,語言學家對語言沒有規定的權力,只有解釋的義務。左為哥大中文部資深老師蘇張之丙。
  中評社香港5月27日電/全世界正在掀起學習中文熱,各地的中文學習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陸儉明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發展太快,世界都對中國好奇起來,想來看看,也尋找商業發展機會。加上中國的悠久歷史,讓人產生興趣。但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所以漢語學習,是“為世界各國建造通向中國的友誼之橋”。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72歲的陸儉明是江蘇吳縣人,漢語語言學界權威,身兼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博士生導師。

  但陸老當年選擇語言學卻是有些迫不得已,原來陸老在北京大學讀中文系三年級時要分專業,老師一看報文學方向的學生明顯多過報語言學的,於是動員陸儉明,他也只好服從“組織建議”選了語言學。

  對於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陸儉明提出要有好的師資、好的教材和好的教學方法,三者都建立在好的研究基礎上,總目標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外國學生儘快盡好地掌握漢語。

  華人在美國住得時間久了,會不自覺地用英文單詞代替漢語,有時甚至中國話也講不流利了。陸儉明對此倒不擔心,他說這是因為環境的影響,如果把他或她放回到出生地過上三五天,原來的語言就又回來了。他指出,時代的潮流是要營造多元文化的和諧社會,關鍵就是要寬容。

  談到現代漢語中的一些“新式”用法,比如年輕人愛用的港式無厘頭風格,或是有違傳統語法或習慣的現象,陸儉明很通達地說,這是自然發展規律,語言的變異是絕對的,語言的規範是相對的,沒有必要對此驚慌失措。

  他說,語言學家沒有規定的權力,只有解釋的義務。他舉例說,五○年代興起的“打掃衛生”一詞,衛生要是被打掃掉了,剩下的就是垃圾了,但是現在大家都習慣“打掃衛生”了。

  陸老自己也從沒停止過對外語的學習,他中學學的是俄語,後來在工餘拜英語好的同事為師,到美國出差時也大膽說英文,他風趣地說,“儘管知道自己在時態或用詞方面有些不對,但這不妨礙我與別人交流,學語言就要臉皮厚嘛!”

  他也鼓勵學生們學好外語,因為語言是無形的資源,可以衍生財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