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校學子到精武標兵 80後士兵的人生跨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7 12:22:38  


  今年初,南京軍區通報表彰的軍事訓練“三手”(神槍手、神炮手、技術能手)標兵中,有一位一年前從復旦大學入伍的大學生士兵,他就是某旅“軍事訓練先鋒連”副班長謝子雨。 

  謝子雨2004年以678分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入學第一年,10多門功課均為優良。大學二年級,他毅然作出應徵入伍的決定。當時,有人不理解,家人專門從江西老家趕到上海勸說,但最終也沒能動搖他的從軍意志。 

  很多人沒想到,像謝子雨這樣的文弱書生居然很能吃苦。剛入伍時謝子雨體質較弱,多項訓練成績都是新兵連倒數幾名。他堅持每晚做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還讓戰友坐在自己肩上,練蹲下起立,鍛煉腿部和腰部力量;手榴彈投不遠,他堅持反復練,每天比別人多投一箱,直到練得吃飯時手都拿不住筷子。 

  短短6個月,謝子雨的訓練成績在同年兵中名列前茅。當兵一個月,他成為新兵班副班長;當兵半年,在集團軍組織的“崗位練精兵”比武中,奪得班用輕機槍專業射擊第一名,榮立三等功。 

  當初,領導並沒有考慮讓謝子雨這樣的新兵參加比武。可是他找到連長毛遂自薦:“我要參加比武!”這讓連長犯了難,集團軍訓練尖子比武,讓一個新兵上陣勝算有多少?可連長經不住謝子雨的軟纏硬磨,最後答應讓他當一名“候補隊員”。 

  初夏,毒辣辣的太陽曬在身上,站著不動汗水都會“吧嗒吧嗒”往下掉。同為候補隊員的幾位戰友堅持不住了,悄悄對謝子雨說:“別傻練了,咱們是候補的,比武肯定上不了場。” 

  “是候補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要盡最大努力!” 

  謝子雨沒有絲毫懈怠,練立姿據槍,他一練就是兩個多小時;練臥姿據槍,他趴在砂石地上,一練就是大半天,肘部蹭破了皮,手腕磨出了泡,從沒叫過一聲苦。經過幾輪淘汰篩選,謝子雨最終成為正式選手。 

  比武開始了。就在參加輕機槍精度射擊比武的選手上場時,突然間,天空一片昏暗,暴雨驟降,能見度下降。而此時,黑白靶又換成了暗綠色靶,這對每個選手都是個嚴峻的考驗。 

  大雨中,身處1號靶位的謝子雨臥倒、架槍,動作乾淨俐落,雨水順著帽檐不停往下滴,他趴在地上紋絲不動,全神貫注,沉著冷靜地瞄準擊發。“叭叭叭!”一陣槍聲過後,報靶員報告:1號靶10發子彈命中87環。 

  接著進行夜間射擊、隱顯目標射擊、應用射擊三個課目比武,謝子雨在40多名選手參加的輕機槍專業射擊比武中技壓群雄,獲得總分第一名。 

  野外訓練場上,北風漫捲塵土飛揚。連隊正組織四○火箭筒瞄準訓練,教練員問大家:“風從左邊吹來,火箭彈會向哪邊偏?”一些新戰士憑直覺搶著回答:“右邊。” 

  謝子雨拿著樹枝在地上比比畫畫,站起來提出了反對意見:“火箭彈的彈頭體積小,重量大;尾翼體積大,重量輕。因此,風對火箭彈前部影響小,而對尾部影響大。所以,風從左邊吹來,彈頭反而會往左偏。” 

  “回答正確!”教練員向他投來贊許的目光,當場請謝子雨為大家示範修正偏差。 

  謝子雨沒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他深知,提高訓練品質和效益,既要苦練,還要巧練。他把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記在自己的筆記本扉頁上,認真研讀軍事書籍,記下了近5萬字的訓練體會。他總結出“一個做到位、兩個無意識、三個要注意”的輕機槍射擊要訣,在全旅推廣。他建議給每支槍建立“誤差檔案”,從中分析有關資料,使連隊射擊優秀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 

  從文弱書生到精武標兵,謝子雨實現了人生的一次跨越!(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