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來論:民進黨的焦慮還將繼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11:39:13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9日採閉門會議,黨主席蘇貞昌主持。(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作者 孟若水)新年伊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卻新不起來。歷經九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五次中國事務委員會議,耗時大半年時間,民進黨最終出台《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然而,這個本應讓外界抱有一定期待的對中政策新思維,卻再次令人失望。

  自2012年初敗選以後,民進黨內就瀰漫著一種集體焦慮。一方面,眼見大陸崛起,兩岸聯繫越來越緊密,東亞乃至世界的權力格局都面臨重整,讓對大陸缺乏瞭解,認知上存在偏差的民進黨不知如何面對,陷入歷史的迷茫;另一方面,嘗過執政甜頭的民進黨渴望重掌政權,但囿於意識形態的制約,缺乏讓民眾信任的兩岸政策,難以開拓票源,過去兩度大選皆敗,重返執政差著“最後一哩路”。

  在這種雙重焦慮之下,民進黨試圖在民共交流上有所突破,包括恢復設立中國事務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大張旗鼓地舉辦對中政策擴大會議。然而,這些動作的背後,卻不見民進黨大開大闔的辯論,理性務實的反思,取而代之的是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一開場就被蘇貞昌定調,《台灣前途決議文》仍是民進黨的核心思維。黨內大佬們各說各話,務實派、中間派和獨派彼此喬不攏。數月來的反思索然無味,討論漸顯疲態。

  果不其然,根據會議結論整理出來的對中政策檢討,刻意回避民共交流的核心矛盾,雖然聲稱要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兩岸關係,卻又打著所謂主流民意的旗號,重彈“台灣前途決議文”的舊調,宣稱“台灣主權獨立”的“基本立場和核心價值無須改變”。這樣以意識形態掛帥的兩岸政策讓人看不到誠意,以為做做姿態,玩弄文字遊戲,就可以繞開關鍵問題,不但對破解民共困局無濟於事,反而更容易讓人一眼洞穿心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