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丁仁方:“一個中國框架”需擴大包容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9 12:13:43  


成功大學教授、台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丁仁方教授(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郭至君 王永雪)台灣的成功大學教授、台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丁仁方10月19日參加由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主辦的“兩岸關係研討會”發言提出,兩岸應思考“一中框架”的包容性、兩岸政治對話的迫切性和時機選擇。同時,他強調應以 “一個中國框架”的包容性作為兩岸政治對話的基礎。丁仁方發言的主要內容如下:

  今年6月13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先生會面時表示“兩岸各自法律、主體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框架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這是兩岸繼九二共識之後,費盡艱辛終於又找到了一個重要的連結點。馬政府在面對台灣內部龐大的政治壓力之下,仍提出“一個中國架構”的說法來呼應中國大陸所提出的“一個中國框架”,雖然馬英九先生最近在某些政治問題上處理的不太周全,不過這點還是很值得為他喝采。

  雖然“一個中國框架”已經成為兩岸連結的重要基礎,不過兩岸在各自詮釋及適用上仍有相當大的落差,以致於雖然看起來好像有一座橋在哪裡,不過那究竟是一座僅在政治宣示才會出現的“浮橋”,還是可能可以慢慢搭出一座腳踏實地的“鋼筋水泥橋”,恐怕還需要兩岸領導及學術菁英用更大的智慧來逐步解決彼此的分歧。

  上星期在上海參加兩岸和平論壇,我特別仔細聆聽兩岸與會代表在一些問題上的共識與歧見,我注意到此次會談號稱有紅、藍、綠三方參與,兩岸與會代表除綠營代表不認同“一個中國框架”之外,紅、藍雙方都接受這個概念,但在這個概念的詮釋及適用上紅、藍雙方則相當歧異,甚至藍、綠雙方觀點在這裡反而更為接近,特別是在對“中華民國憲法”及其體制延伸的主張上有相當程度的共識。台灣學者對台灣島內兩黨共識的的現象最常出現的一種說法是:“中華民國”是最大的公約數”,對民進黨而言,也許這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妥協策略,但對國民黨而言,這卻是一個根本的政治主張。馬英九在吳伯雄會見習近平提出“一個中國架構”時,特別強調“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是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很明顯地表現出“憲法”對其行使權力的拘束。我想強調一點,台灣學者在討論台灣現實狀況時常常會說台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台灣民意如何如何,有些大陸學者會回應說大陸也是多元社會,大陸也有民意壓力等等,不要只強調台灣的民意。其實這裡面可能有些誤區,台灣學者在描述台灣現狀時,通常強調的是一種我們觀察到的“現實可能性”,不是我們的立場,我們所要表達的是台灣的一種政治運作規則,及一種社會發展趨勢。對這些規則與趨勢所形成的現實拘束,我們跟大陸學者一樣也不滿意,但這些拘束並非我們可以改變。對馬政府而言,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所形成的體制是其權力的來源,這是馬政府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現實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