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英國首相的表態損害中國國家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22-12-02 00:04:28


  中評社北京12月2電(評論員 喬新生)英國保守黨首相蘇納克宣布,中英“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這標誌著英國保守黨內部經過一系列激烈博弈更換保守黨首相之後,英國對華政策基本定型。

  英國保守黨首相把中國視為對英國價值觀“挑戰”的國家,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嚴重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中英兩國企業簽署協議,中國企業收購英國半導體工廠。中國企業幫助這家英國企業償還貸款之後,英國政府勒令中國企業出售86%的股份,理由是必須維護英國的國家安全。不僅如此,英國保守黨政府明確禁止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設備製造企業向英國出售相關技術設備,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設備製造企業已經被排除在英國通信市場之外。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發表聲明,聲稱英國政府已經決定讓中國企業從英國的核電站建設項目退出,英國政府將利用自己的資金建設的項目。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明確表示,尊重中國企業的決定,但是,對於任何歧視中國企業的做法,中國大使館將予以密切關注。

  人們不禁要問,經濟面臨嚴重困難的大背景下,英國政府為什麼對中國企業趕盡殺絕呢?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英國已經成為失去航向的大西洋漂流之船,在處理中英關係問題上跟著感覺走。

  首先,脫離歐洲聯盟之後,英國期望加強與美國的經濟合作。可是,美國自身難保,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不可能加大對英國的投資。因此,英國政府將目光投向東方,試圖加強與日本等亞洲國家合作,以此來擺脫困境。

  中國作為的英國重要合作夥伴,本來可以為英國經濟復甦作出貢獻。可是,由於英國唯美國馬首是瞻,把中國視為威脅,因此,英國試圖通過惡化與中國的關係,從美國獲取更多的利益。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外交策略,同時也是破壞中英關係的惡劣表現。

  其次,英國保守黨首相在處理內政事務方面,缺乏有效手段,面對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罷工示威浪潮,保守黨首相試圖通過轉移視線,減輕自己的政治壓力。

  追隨美國,把問題歸咎於中國,有利於引起國內民眾的注意,英國保守黨政府可以借此機會掩蓋自身存在的問題。事實上,英國新聞媒體特別是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在有關中國問題上不是客觀報導,而是製造新聞。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把中國視為假想敵,採取一系列極端不負責任的做法,有利於英國保守黨首相樹立自己的所謂權威,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第三,英國保守黨首相在英國保守黨內部缺乏執政根基,之所以能夠進入唐寧街10號,是英國保守黨內部各派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

  對於英國保守黨首相來說,迎合保守黨內部的強硬勢力,是爭取話語權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得到英國保守黨內部強硬派的支持,這位英國保守黨首相就可以站穩腳跟,尋找時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不過,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英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決定一切,包括英國的政治。資本擁有者認為加強與中國合作有利於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在英國政府內部重新選擇自己的代言人,通過改組政府,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從這個角度來說,英國保守黨內部的所謂強硬派,只不過是色厲內荏。一旦英國資本擁有者決定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借助於中國市場獲取商業利益的時候,英國保守黨首相執政基礎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對於英國保守黨政府的歇斯底里,完全沒有必要大動干戈。英國保守黨首相實際上是通過損害英國國家利益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當英國經濟持續下滑,英國保守黨政府失去選民支持的時候,未來英國政府一定會改變對華政策。

  英國政府撕毀合同,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中國政府必須針鋒相對,依照中國的法律,對英國採取相應的措施。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政府有以下幾種選擇:第一,向英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英國政府改弦更張。如果英國保守黨政府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決定,那麼,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

  第二,中國政府應當提醒企業與英國以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簽訂合同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政治風險,在合同中增加有關賠償責任的內容,一旦政府干預,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對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三,中國政府在處理與英國關係方面,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但是,必須讓英國政府特別是英國保守黨首相意識到,如果持續不斷地攻擊中國,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要想尋求中國的支持,幾乎是不可能的。

  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血淚史。不論是英國的“羊吃人”圈地運動,還是英國工業社會的環境污染問題;無論是英國對殖民地統治所帶來的深重災難,還是英國在世界各地製造的衝突熱點,都充分說明,資本主義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人類文明發展構成重大挑戰。中國乃至聯合國其他成員必須提高警惕,防範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發動戰爭或者代理人戰爭,重蹈歷史覆轍。祗有徹底認清資本主義的本質,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對資本主義深層危機產生深刻的認識,並且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重大危機到來之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