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日韓或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19-12-29 00:03:11


  中評社北京12月29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日韓領導人成都會議結束,三國領導人在共同努力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方面達成共識。中日韓領導人表示在“曼谷共識”基礎上將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爭取2020年簽署正式協議。 

  中日韓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來之不易,這是因為在某些外部勢力影響下,日本、韓國對與中國合作始終抱有疑慮,中日韓之間的合作阻力主要來自於外部而不是內部。 

  日本和韓國是世界性的外向型國家。兩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和美國。如果離開中國和美國的市場,日本和韓國經濟難以為繼。正因為如此,日本和韓國致力與中國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關係,以便在東北亞地區形成統一大市場,促進中日韓經濟的發展。可是,美國卻不這樣認為。美國認為日本和韓國是自己的同盟國,中國是自己的戰略對手,如果日本和韓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那麼,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方面,日本和韓國將會左右為難。正因為如此,美國對日本、韓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始終持反對態度。美國不僅反對日本加入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而且反對日本加入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反對韓國與中國簽訂實質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協定遲遲無法簽署,不是因為日本和韓國沒有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的內在需求,而是因為日本和韓國迫於美國的壓力,在與中國合作方面不得不有所忌憚。 

  日本作為美國的戰略盟友,在軍事安全方面依靠美國,並且在美國的默許下爭取實現軍隊正常化。韓國作為美國的主要盟友,希望美國為自己提供安全保障,以應對來自北方的威脅。日本和韓國離不開美國,但是,日本和韓國同樣離不開中國。 

  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電子工業異軍突起,日本企業向美國大量出口電子產品,引起美國高度警覺。美國不僅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日元大幅度升值,而且通過對日本出口美國電子產品增加徵收懲罰性關稅,迫使日本減少對美國電子產品的出口,美國轉而支持韓國生產電子產品,從而使韓國成為日本在電子產品領域重要競爭對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