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中俄伊軍演促進世界有序可持續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12-31 00:04:05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近日,根據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軍隊達成的共識,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三國海軍舉行了為期4天的聯合軍事演習,演習目標主要是打擊恐怖分子和海盜;演習範圍包括印度洋北部與阿曼海。此次“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聯合軍事演習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40年來的首次。

  自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制裁以來,美、伊關係不斷緊張,此次聯合軍演伊朗是在尋求加強與中、俄之間的軍事合作。

  本次聯合軍事演習目標是強化國際海洋商業安全,抗擊海盜與恐怖分子,分享信息與經驗。軍演包含海盜襲擊,軍艦著火等情況下的救援,射擊等項目,以保護海上航道和地區的國際貿易安全。

  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派遣了“雅羅斯拉夫智者號”護衛艦、葉爾尼亞號油輪和維克多-科奈茨基號拖船等參加。伊朗派出了“薩漢德”號驅逐艦、“厄爾布爾士山脈”號驅逐艦以及多艘後勤保障艦、導彈艇和醫療船參加;中國海軍派出了“西寧號”導彈驅逐艦參加本次聯合軍事演習。中國參與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三國海上軍事演習,表明有意在中東地區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但是,中國參加三國聯合軍演不是為了結盟,而是加強與伊朗的友好合作關係,促進海洋領域的合作。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而不斷深入,中國正在積極成為中東地區和平的建設者、中東地區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地區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地區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夥伴。

  當前,國際非傳統安全領域形勢不容樂觀。尤其在海上,海盜犯罪、難民偷渡、海洋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越來越多地制約和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可持續發展,印度洋地區一直是國際海盜犯罪的高發地區。此次三國聯合軍事演習的目標還包括:在中俄伊三國之間交換安全經驗、反恐和打擊海盜以及打擊恐怖主義和海盜;在海上救援行動領域獲得和交流經驗。此次聯合軍事演習也表明,未來中俄伊三國將進一步密切合作,共同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的威脅,以實現波斯灣地區的和平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此次演習旨在深化三國海軍之間的交流合作,展示三方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海上安全、積極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良好意願和能力,提升三國之間的合作水平。同時,三國聯合軍事演習有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更有益國際航道的安全。

  此次聯合軍事演習也是中、俄軍方經過近15年的合作,開始拓展為“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模式。這種“中俄+”模式不是西方國家之間的那種軍事同盟,不針對第三方,是一個根據地區局勢需要而進行的一種軍事合作,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同時也是一種全新的以中俄為主的多元化軍事合作模式,充分反映了中、俄兩國積極構建安全共同體的意願,提高中、俄在全球範圍內行動的協調能力,進一步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深入發展。

  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重要講話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治國理政方針理論,今年4月,習主席又在青島提出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指出世界各國應堅持平等協商,完善危機溝通機制,加強區域安全合作,推動涉海分歧妥善解決。“海洋命運共同體”旨在推動全球發展,實現人與海洋的和諧共處。

  近年來,中國海軍積極與與外軍舉行聯合演習,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積極維護世界的和平。中國提出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思維,主張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以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從而實現世界的有序、可持續發展。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