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評:習近平訪非 中國經略非洲的喜與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3-26 00:01:11


 
  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就開始積極援助非洲國家,並且這種援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完全有別於西方國家的有償援助,這為日後中非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暨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將在北京舉行,這是中非關係史上的重要事件,為中非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在高層領導交往、政黨高層互訪、國際問題協調,經貿、投資、金融、農業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此次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選擇非洲國家,足以顯示出中國對於非洲國家的重視,也反映出中非關係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然而,如同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總會出現問題與缺漏一樣,中非關係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之音。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中國新殖民主義”論。該論調主要針對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資源合作。

  不可否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原材料、石油等自然資源的輸入。而非洲自然資源豐富,正好符合中國的需求。因此,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在資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一些非洲國家認為,中國攫取非洲的資源,通過中國工廠的加工,中國又將這些制成品轉賣給非洲,賺錢錢財。本評論員並不否認這一點,然而,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貿易互補性的強弱。非洲擁有中國急需的自然資源,非洲需要中國的投資,這是構成中非合作的客觀基礎。如果部分非洲國家認為與中國的這種合作方式不利於自身發展,完全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比如美歐等西方國家。但是美歐等西方國家通過經貿合作,參與當事國政治事務的教訓又迫使一些非洲國家望而卻步。而中國至少不會借助經貿合作來干涉當事國的內部政治事務,這是部分非洲國家樂意與中國合作的更深層次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