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北溪管道事件美國在轉移視線 
http://www.CRNTT.com   2023-03-11 00:01:27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美國著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發表文章揭露美國策劃炸毀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之後,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美國身上,美國政府既沒有提供相反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同時也沒有同意聯合國調查有關事件。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德國作為受害者,也沒有發起調查。

  就在德國總理朔爾茨匆匆訪問美國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見不久,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引用所謂匿名官員的說法,強調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被炸毀是“親烏克蘭組織所為”。烏克蘭政府官員在第一時間澄清,沒有策劃這起事件,因為烏克蘭不具備破壞天然氣管道的技術和條件。

  這件事情的尷尬之處就在於,除了美國以及少數歐洲新聞媒體炒作“親烏克蘭組織”實施恐怖爆炸活動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不相信美國《紐約時報》文章的說法。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是美國轉移視線,欲蓋彌彰的拙劣表現。

  首先,對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實施爆炸破壞活動,是一種國家恐怖主義行為。這種行為在任何國家的法律中都是被嚴格禁止的。在波羅的海安裝爆炸裝置並且定點爆破,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國際組織所能夠做到的,無論是從波羅的海的航運軌跡來看,還是從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波羅的海的軍事演習活動來看,美國都是最大的嫌疑犯。

  現在美國不承認炸毀天然氣管道,顯然是已經意識到,這種恐怖犯罪活動不見容於國際社會,依照國際法,策劃者和實施者都必須承擔刑事責任。

  或許正是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美國政府才會轉移視線,一方面減輕自己的外交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給德國等一些歐洲國家交代,讓他們不要改變立場,與美國漸行漸遠。

  烏克蘭衝突爆發之後,美國的所作所為讓人們充分意識到,美國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葬送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立的國際秩序和制定的國際法律體系,美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在波羅的海實施天然氣管道破壞活動,讓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意識到,美國為了控制周邊國家不擇手段。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指出的那樣,成為美國的戰略盟友是“致命的”。

  其次,烏克蘭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國家所倡導的主權原則不復存在。事實上,無論是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戰爭,還是中東地區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等西方國家早已將“主權高於主權”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強調為了維護人權可以破壞主權。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實際上正是遵循了西方國家的“人權高於主權”觀念發動的戰爭。可是,美國所領導的北約卻強調保護烏克蘭主權的重要性,在聯合國安理會以及多邊場合強調支持烏克蘭的正當性和正義性。人們不禁要問,美國等西方國家究竟是按照怎樣的標準實施軍事行動?美國口口聲聲尊重別國主權,可是,卻插手干涉別國的內政。烏克蘭軍事衝突,徹底暴露了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真實面目,所謂尊重主權,所謂保護人權,都只不過是美國鞏固自己霸權的遮羞布。

  第三,在波羅的海實施國家恐怖主義破壞活動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清了美國的本來面目。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改寫了人類文明的幾乎一切規則,不僅沒收俄羅斯公民的財產,凍結俄羅斯國家財產,而且通過實施國家恐怖主義犯罪活動,以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被炸之後,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歐洲國家陷入衰退,德國、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的企業紛紛搬遷自己的工廠,歐洲國家經濟發展遭受重創。這是美國所要達到的目的。策劃烏克蘭衝突,一方面可以消耗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拖垮歐洲的經濟,美國從中漁利。

  第四,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被破壞之後,俄羅斯一定會實施報復措施。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還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與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周旋下去。只要俄羅斯沒有分崩離析,坐到談判桌旁,俄羅斯就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對於俄羅斯來說,天然氣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當然會影響到自己的能源發展戰略。可是俄羅斯地大物博,具有戰爭和恐怖襲擊承受能力。不管是在俄羅斯境內發生暴力恐怖襲擊劫持人質事件,還是在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被破壞,俄羅斯都有足夠的能力實施報復行動。

  俄羅斯總統普京國內的支持率居高不下,廣大亞非拉國家繼續與俄羅斯保持合作關係。美國在聯合國大會發起的譴責俄羅斯的投票中,相當多發展中國家保持中立。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戰爭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必須時刻對國家恐怖主義保持高度警惕。如果允許美國繼續橫行霸道,在世界各地尋釁滋事,下一個顏色革命的策源地可能是自己國家。衹有與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維護國家利益。

  第五,美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嚴重老化,鐵路脫軌事故屢見不鮮。可是,美國在世界各地卻不斷惹事生非,試圖依靠自己的軍事霸權,獲取更多的利益。美國這種戰爭經濟不可能持續。當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美國是戰爭的發源地,通過戰爭破壞和平發展秩序,他們制定國家發展規劃的時候,就會考慮如何保護自己。

  我們曾經指出,美國作為一個霸權國家,與昔日西方殖民地國家採取不同的殖民做法。美國並不占領其他國家的領土,但是,美國利用自己的貨幣霸權,控制其他國家的經濟命脈。對於弱小國家,美國明火執仗,發動戰爭,推翻政權。對於強大國家,美國煽風點火,發動代理人戰爭,從中漁利。


  美國對俄烏克蘭戰爭的考慮,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可以削弱俄羅斯,瓦解歐洲聯盟,控制整個歐洲,獲取更多的利益。非常不幸,面對烏克蘭困境,歐洲聯盟國家作出了錯誤的選擇。他們不是在第一時間促談,而是試圖通過制裁迫使俄羅斯改弦更張。

  對於俄羅斯這個強大的國家而言,歐洲聯盟的決策,反而激發了國內的凝聚力。假如這種局面持續下去,那麼,俄羅斯有可能會孤注一擲,利用自己的核武器,“懲戒”歐洲國家。

  中國之所謂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20萬歐元的援助,以幫助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核查烏克蘭的核電站,是因為中國已經意識到,核戰爭離人類並不遙遠。如果烏克蘭的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洩漏事件,那麼,將會給歐洲乃至整個亞歐大陸帶來巨大的災難。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所造成的污染猶在,如果衝突各方大開殺戒,核電站遭到破壞,那麼,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

  美國處在北美大陸,隔岸觀火,火上澆油。這是美國的一貫做法。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悲哀。美國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亞歐大陸,挑撥離間,發動代理人戰爭,目的就是要從亞歐大陸掠奪財富。可憐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大陸,本應團結一致,和平發展,可是,在美國的挑唆下齟齬不斷。俄烏戰爭是斯拉夫人的悲劇,同時也是亞歐大陸所有國家的悲劇。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消滅國家恐怖主義,阻止美國的霸權行動,那麼,亞歐大陸要想實現和平發展極為困難。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