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拉美國家左右搖擺何時了?
http://www.CRNTT.com   2020-02-16 00:01:39


  中評社香港2月16電(評論員 陳鴻斌)近年來,拉美地區的動盪不斷加劇,這一動向集中表現在去年11月智利的國內動亂,為此智利政府不得不取消預定的APEC會議,這是該會議制度化以來的第一次。而稍早前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則因國內動亂而不得不宣佈辭職並隨即前往墨西哥避難,此後哥倫比亞又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反對杜克總統的政策。幾乎與此同時尼加拉瓜人民也在示威中要求奧爾德加總統下台。在11月的烏拉圭大選中,奉行中間偏右政策的拉卡列·玻烏當選,已執政15年的左翼政府下台,這些動向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實,引發智利動亂的導火索真可說是太微不足道,就是因為注重發揮市場經濟機製作用和實施緊縮財政政策的皮涅拉總統為了收緊銀根而決定略微上調首都聖地牙哥的地鐵票價,而且上調幅度僅為區區30比索(約相當於0.3元)。這對人均GDP為1.6萬美元的智利來說,本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在這一決定公佈後,全國各地相繼出現了抗議示威,以至連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都無法兌現,由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智利在2010年就加入了有“富國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因其經濟發展比較順利,此前一直被視為“拉美的典範。”去年秋季開始發生的國內動亂,看上去起因只是微不足道的地鐵票價上調,實際上此舉卻是智利人民30年來所積累的對政府的強烈不滿的總爆發。確實,在拉美國家中智利的人均GDP是偏高的,但國內的貧富差距卻在逐年加劇,目前其基尼系數高達0.46,是經合組織36個成員國中最高的。許多示威者都對政府的政策極為不滿,指責那是在劫貧濟富,所以地鐵票價上調雖然只是一顆小小的火星,但卻引燃了廣大低收入階層的不滿怒火,以至局勢一發而不可收。

  也是在去年秋季,阿根廷舉行了大選,只幹了一屆的馬克里總統黯然離去,由費爾南德斯領銜的左翼政府又重新上台執政。馬克里在走馬上任以前,左翼政權在阿根廷已執政10年之久。由於左翼政府奉行保護主義政策,導致了阿根廷經濟的疲敝。馬克里上任後通過實施自由貿易政策,力圖以此來重振經濟,但他對抑制高通脹卻束手無策,而且國內的貧困問題日益加劇,公眾對馬克里越來越失望,所以其下台走人也是勢在必然的事。

  在現代拉美政治中,一個突出的表象就是許多國家的政策都在左右兩側不斷搖擺,就像鐘擺一樣。雖然拉美擁有豐富的資源,具備加工和出口初級產品的明顯優勢,但由於各國領導人所奉行的政策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從而導致經濟發展失衡,債務不斷攀升,沉重的債務嚴重妨礙了拉美的可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