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評:英國脫歐會按時間表順利前行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1-24 00:01:40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1月9日,英國下院以330票贊成、231票反對的絕對優勢通過了有關脫歐的協議案,對這一結果由首相約翰遜領銜的保守黨一片歡騰。

  在去年12月舉行的議會下院選舉中,保守黨贏得了650個席位中的365席,大大超過單獨組閣所需的326席。而反對黨工黨只贏得203席,這是1987年以來保守黨以最大優勢獲勝的議會下院選舉,同樣也是工黨自1935年以來的最大失利。在當天的勝選演說中,約翰遜就表示,英國由此迎來了“新的黎明”,“突破了障礙、結束了僵局”。他強調,英國將在今年1月31號如期退出歐盟,此事不會再有“如果”和“但是”。
  
  此後,約翰遜便以強硬姿態與歐盟談判脫歐問題。在下院表決前一天約翰遜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會談中再次明確表態:英國脫歐過渡期將到今年年底截止,不會再推遲。
  
  接下來在本月內英國上院也將對這一協議案予以表決,如通過則由女王簽署後成法。與此同時,歐洲議會也將通過這一協議案,從而完成英國脫歐的手續。然後從本月31日開始英國脫離歐盟,進入過渡期,隨即雙方就未來的相互關係開展談判。若需要延長過渡期,則在今年6月底之前,將為延長渡期規定一個期限,最遲不得晚於2022年底。如不延長過渡期的話,則到今年年底英國正式脫歐。在英國正式脫歐後,居住在歐盟國家的100萬英國公民和居住在英國的300萬歐盟國家公民都將繼續可以居住下去。

  在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分手費。外界預測這一數額不會低於300億英鎊。約翰遜走馬上任後,曾要求將這一額度大幅度下降為90億英鎊,對此歐盟當然無法接受。一旦過渡期出現延長的話,則這一數額還會相應增加。如果約翰遜推進的這一脫歐進程再度出現阻滯的話,英國國內的脫歐強硬派無疑會對約翰遜表達強烈不滿,從而使其執政基礎發生動搖。

  在去年12月的大選中,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所提出的競選綱領包括在脫歐後與歐盟簽署自貿協議,同時加緊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日本就貿易協議開展談判。但英國與歐盟的談判估計不會那麼順利。前首相特雷莎·梅曾於2018年11月與歐盟就脫歐臨時協議達成了一致,確定去年3月開始進入脫歐過渡期,到今年年底正式脫歐。但因該議案未能獲得議會通過,脫歐期限推遲了3次,因此過渡期已耗去了10個月之多。

  英國最快將於“脫歐”後一周內開啟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但是歐盟27國領導人尚未就談判的授權達成一致,因此下一階段的談判可能會推遲今年3月啟動。不過,根據此前英歐達成的協議,“脫歐”過渡期將持續至今年年底。由於在過渡期英歐貿易關係保持不變,所以無法通過新的協議,所以英國希望盡可能縮短過渡期,以便開始談判新協議。

  此前,馮德萊恩與約翰遜在唐寧街會談時就表示,與“脫歐”協議相比,貿易協議將是更難的一次談判。

  未來的談判不僅涉及貿易,還將涉及標準、安全性、數據交換、漁業、金融服務、研究和其他許多方面。馮德萊恩表示,如果年底前貿易談判無法全部完成,那麼英國作為第三國只能享有較少的貿易特權,同時英國在勞動、稅收、環境和國家援助等領域與歐盟規則的分歧越多,其出口壁壘就越大。受貿易壁壘影響最大的行業是航空、汽車、化工、食品飲料以及制藥等,而這些行業集中的英國中部和北部正是大選中支持保守黨的選區。一旦約翰遜在談判中的軟弱使他失去了支持,他在國內的影響力將趨於下降。

  約翰遜政府對與歐盟的特雷莎·梅談判的思路是一如既往,即維持零關稅的貿易關係。作為英國組成部分之一的北愛爾蘭將留在英國關稅區,與北愛爾蘭接壤的歐盟成員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無需履行通關手續,但與英國本土之間的商品貿易則須納稅。與此同時,英國則將對來自歐盟成員國的移民予以限制,在漁業權問題上也盡可能爭取通過對本國有利的方案。根據歐盟的相關漁業政策,歐盟對各成員國的捕魚量實施配額制,歐盟成員國的漁船可以在英國海域捕撈,但英國要求改變這一狀況。
歐盟在與英國的貿易談判中堅持迄今為止的一貫政策,即不允許英國只接受對本國有利的條款。她在日前與約翰遜的談判中明確表示:在有限的過渡期內與完成所有的談判是勉為其難的,只能按輕重緩急,由易到難,先從雙方之間差異較小的領域切入,然後逐步推進。

  從英國通過全民公投決定脫歐,並與歐盟就此開始談判以來,這一談判進程一直是風波迭起,枝節橫生,以至前首相特雷莎·梅在與議會周旋過程中一直磕磕碰碰,步履艱難,最後還是壯志未酬,黯然離去。約翰遜挾其勝選餘威,試圖以強勢與歐盟開展談判,但歐盟顯然不會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讓步。雖然由於勝選後英國如今不再有“硬脫歐”即無協議脫歐之虞,但如果約翰遜因此而盛氣凌人,在談判中始終表現出強勢姿態而不留下任何回旋餘地,則恐怕會適得其反。因為歐盟根本不可能因為約翰遜在國內基礎穩固就只能節節退讓。在此後複雜而艱巨的談判過程中,如果約翰遜完全缺乏互諒互讓的談判誠意,則非常可能激怒歐盟,從而使談判陷入僵局。再說英國工黨雖然在此前的選舉中慘遭滑鐵盧,但遠非對保守黨已毫無制約能力。如果約翰遜在此後出現重大閃失而授人以柄,則對方當然會窮追猛打,並因此而導致約翰遜痛失好局,打爛一手好牌。

  其實就在1月20日,英國上議院已以270票對229票,決定在英國脫歐後向歐盟公民提供在英居留權的實體證明文件,這跟下議院通過的版本不同。按照下議院通過的法案,英國脫歐之後,居住在英國的歐盟和瑞士公民要想繼續留在英國必須提出申請,如申請成功他們將獲得一個電子編碼,以便向要求其提供移民身份證明的人出示。因此,上議院通過投票表決,決定向歐盟公民提供實體文件,這項修改仍須在下議院獲得通過。就在同一天,北愛爾蘭議會也投票否決了約翰遜提交的脫歐法案。

  另外,由於歐盟擁有27個成員國,而且來自中東歐地區的新成員國和西歐、北歐地區的老成員國在發展階段上差距懸殊,彼此的訴求往往大相徑庭,眾口難調,很難以一個聲音與英國談判,內部協調也並非易事。所以在接下來的雙方談判中過程,肯定不會是一馬平川,出現任何波折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