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算力在中國發展方興未艾 前景看好
http://www.CRNTT.com   2022-09-09 00:04:46


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展廳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工信部近日發佈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90萬標準機架,伺服器規模近2000萬台。5G移動電話用戶數超過4.5億戶,所有地級市全面建成光網城市,千兆光纖用戶數突破6100萬戶。已啟動建設多條“東數西算”幹線光纜,推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算力產業規模快速增長,近5年平均增速超過30%。各地爭相建設數據中心,僅今年前7個月就已上馬25個之多。算力發展水準穩步提升,為數字經濟的長足發展夯實了基礎。
 
  目前,中國算力產業鏈持續完善,包括算力基礎設施、算力平台、算力服務等在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算力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效應的算力平台、新型數據中心以及產業基地相繼落地。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年算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其中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算力產業支柱作用越發凸顯。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重要支撐。工信部在7月底於濟南舉行的中國算力大會上披露,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各地加快出台支持算力產業發展的政策檔,相關標準和制度不斷完善,算力資源佈局更加合理,產業生態持續優化。算力已成為繼熱力、電力之後的新的生產力。算力在本世紀所發揮的作用,不亞於20世紀的石油。

  工信部的資料顯示,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路基礎設施。截至2021年底,全國在用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已超過450個,智算中心超過20個。隨著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加速融入實體經濟,算力持續向工業領域延伸拓展,激發了數據要素的創新活力。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等多重因素帶來的衝擊,大量製造業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等應用提升供應鏈穩定性。由億邦智庫聯合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共採購分會近日發佈的《2022數位化採購發展報告》顯示,在受訪企業中,已有70%以上的企業實現了數字化採購。根據京東工業品調研資料顯示,通過優化供應商管理實現供需快速匹配,企業可望將供應鏈綜合成本降低30%以上。

  產業協同不斷深化,算力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測算,2021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雲計算相關企業30.8萬餘家,僅今年以來就新增這類企業約5.7萬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