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大力推動蓄能產業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27 00:02:03


長龍山電站主廠房。
  中評社香港8月27日電(作者 陳鴻斌)中國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8月8日在北京成立。該創新聯盟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發起,電網企業、發電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儲能技術與裝備企業等62家單位攜手組建。

  該聯盟立足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需求,緊扣新型儲能重大共性問題,在政府指導下彙聚各方優勢資源,打造合作、發展和技術共同體,加快實現新型儲能科技高水準自立自強,服務政府決策諮詢,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該聯盟的成立是骨幹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強強聯手,也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整體協同,標誌著中國新型儲能行業進入創新驅動、協同有序的發展階段。隨著能源轉型不斷加快,預計2030年中國儲能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

  中國如此重視儲能產業的發展,是因為中國的電力需求極為旺盛,儘管近年來幾乎每年新增裝機容量都高達1億千瓦以上,中國的人均電力消費水準已超過英國和義大利,接近德國和法國。但即便如此,諸如今年盛夏期間由於罕見的持續酷暑導致的極端高溫,中國沿海和南方各地仍頻頻發生用電負荷逼近或達到極限的狀況,各地電網只能要求工業用電大戶避開用電高峰,以確保不發生由於超負荷而導致跳閘限電現象,包括像四川這樣電力外送的省份都下令企業停產多日。但像今年夏季這樣的極端高溫現象屬於十年或幾十年一遇,遠非每年都會發生,不可能為了應對這樣的極端氣候條件,而要求各地的發電裝機在全年絕大多數時間段都保持大量冗餘。這是很不經濟的。

  另外,就每天的電力消費而言,也是有高峰和低谷的。一般都是上午8點到晚上8點這一時間段是用電高峰,此後電力需求就會逐步下降。各地電網在半夜裏都會有大量冗餘,各發電廠也會相應減少發電。

  還有就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能源發電,這裏主要指風電和光伏這兩種“靠天吃飯”的發電方式。眾所周知,對風電而言,其發電的前提是要有風,在風力低於每秒4米的情況下,風電機的葉片是轉不動的,因此風電機就無法工作。同樣,如果風力太大如發生颱風時強風會損壞葉片,所以風電機在發生颱風時也必須停止運行。

  至於光伏發電,受到的制約更明顯,只有光照達到足夠強度,光伏發電機才能運行,所以夕陽西下到次日太陽重新升起這段時間,光伏電站是無法工作的。當然多雲和陰雨天也同樣無法工作,甚至天空中突然飄過一大塊雲層,光伏發電的功能也將立即受到影響。因此,風電和光伏發電都有明顯的間歇性和波動性。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