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治理沙漠成就有目共睹
http://www.CRNTT.com   2022-06-19 00:02:58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今年中國確定的主題為“攜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運共同體”。據國家林草局披露,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封禁保護沙化土地2658萬畝,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這些年來中國在沙漠治理方面取得了令全球矚目的成就,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中國是受荒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受影響人口達到4億,一度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中等面積的縣,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540多億元。中國現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國沙化土地面積173.11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

  儘管中國的荒漠化地區人口極為稀少,但中國人對荒漠化一點不陌生。絕大多數中國人雖然並不生活在荒漠化地區,卻曾廣泛遭受荒漠化帶來的嚴重影響,這就是沙塵暴。在上世紀後期以來,每年春季沙塵暴都曾屢屢侵襲中國北方廣大地區,甚至還超越國境影響到周邊國家,在距離北京僅70公里的河北懷來縣就有一塊沙漠。荒漠化和沙塵暴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1993年5月5日,一場罕見的強沙塵暴襲擊了中國新疆、甘肅、寧夏和內蒙古等廣大地區。沙塵暴經過時最高風速為34米/秒,最大風力達12級,能見度最低時為零。這場風暴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蹤, 264人受傷;12萬頭牲畜死亡失散;37萬公頃農作物受災;4330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7.25億元。2000年春,北京竟先後12次遭到沙塵暴襲擾。這迫使中國政府下定決心治理沙漠,防止沙塵暴。僅2002--2006年期間,對治理京津風沙源的投資就高達568億元之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