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應慎防疫情防控影響春耕糧食生產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0:02:12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進入今年以來,中國各地疫情出現多點散發、反彈狀態,於是各地相應加強了各類抗疫措施。但許多地方在執行過程中層層加碼,使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對工業和服務業而言,暫時的影響還可以通過此後的努力予以彌補,但農業生產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農業生產與時節密切相關,一旦過了適宜的時節,則將使當年的產量受到無法彌補的影響,這也就是“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因此,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有“不誤農時”這一說法。其實不僅中國是這樣,世界各國也一樣。

  中國是全球頭號人口大國,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對中國乃至全球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中國政府多年來始終堅持貫徹的一項重要政策。雖然中國的糧食連續多年取得豐收,但隨著中國人民的消費水平逐年提高,中國的肉蛋奶消費量明顯提升,由此增加了對大豆和玉米等飼料需求的強勁增長,以至中國近年來的大豆進口量在1億噸高位徘徊,占全球玉米交易量的60%,去年玉米進口量也出現激增勢頭。這使得中國的糧食供需處於緊平衡狀態,因此中國政府一再呼籲各地必須全力以赴加強糧食生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欲確保糧食生產獲得預期的收穫,抓好春耕無疑是重中之重。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中國各地農村的春耕工作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這對確保今年再度取得豐收產生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雖然目前各地政府正在全力以赴消除由於抗疫對春耕生產造成的負面影響,但這些影響很難完全消除。

  於是,中國農業農村部日前緊急下發通知,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工作,不誤農時春耕備耕,打牢全年糧食豐收基礎。通知要求各地壓實責任,穩定春播面積,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領導人共同負責制,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春播前要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到縣。各地應及早動員農民下田春耕。採取差異化防控措施,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引導農民和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有序下田,避免人員聚集。確保種足種滿,杜絕耕地撂荒。

  東北一直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在冬季農閒時,農民都會前往城市打工以獲得現金收入,在春耕開始前再返回農村備耕。4月初本是東北地區備春耕的關鍵時期。水稻育秧、秸稈離田、翻地起壟等農事活動必須按部就班展開,這樣才能保證隨後的春耕順利進行,晚一步都會影響播種和全年收成。但今年由於抗疫措施的強化,尤其是吉林省出現疫情高發狀態,對出城人員嚴加控制,許多進城打工的農民無法返鄉備耕。截至4月10日,仍有三分之一的農民滯留城市,而此時吉林農村的水稻插秧面積已達一半,這對吉林省的春耕工作無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由於很多農民還滯留在城市,所以他們的耕地只能由村裡安排其他村民代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