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入世二十年 中國金融業發生巨大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1-02 00:02:03


  中評社香港1月2日(評論員 陳鴻斌)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國內曾對中國銀行業能否經受可能由此產生的強烈衝擊而憂心忡忡,因為當時的中國銀行業與美國和歐洲的銀行業巨頭存在著巨大的競爭力差距,彼此強弱分明,根本無法同日而語。但“入世”是別無選擇的,中國銀行業只有迎難而上,迎接挑戰,在應對挑戰中練好內功,由此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而關起門來採取保護措施不是長遠之計,也是根本無法壯大自己的。

  20年過去了,人們曾經擔心的問題並未發生,中國銀行業不僅沒有被衝垮,相反在與外資銀行競爭的過程中得以涅槃重生,並且還通過上市等諸多措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目前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規模已穩居全球第一,在全球金融領域的存在感不斷提升。

  入世後,中國政府全面履行此前作出的各項承諾,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包括允許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和持股比例等方面逐步加大開放力度,外資金融機構資產占比持續提升。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深入發展,即在外資金融機構不斷加大進入中國市場力度的同時,中國銀行業也同步“走出去”,由此有力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

  在2001年12月中國入世當月,國務院就頒佈了《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隨即保險業率先全面對外開放,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美國大都會保險公司和日本生命保險公司等3家外資企業同時獲得了營業執照。

  兩個月後即2002年2月,《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也頒佈實施。2003年7月,QFII完成了第一單。當年11月,中國人保財險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此後中國人壽保險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也相繼上市。2003年12月,中國政府又允許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