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加強推廣普通話 培育中華共同體意識
http://www.CRNTT.com   2021-12-06 00:01:07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公開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普通話在全國普及率達到85%的目標,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以國辦名義下發的全面加強語言文字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進一步加強推動普通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對一個國家來說,語言文字是一項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的事業。這都是由其性質決定的,因為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誌。

  《意見》將語言文字事業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指出語言文字事業“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這一認知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在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構建、數字經濟時代到來的新形勢下富有遠見的思考。正因語言文字事業對於國家和人民如此重要,因此需要全方位、全口徑地制定國家語言發展規劃,將推廣普及普通話提升至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統籌謀劃。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實現文化認同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20世紀50年代的“大力提倡、重點推行、逐步普及”,到1992年的“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這次《意見》調整的新時代推廣普通話方針表述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

  早在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就提出了“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中文拼音方案”三大任務,為新中國的語言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礎。2000年通過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指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