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突飛猛進的中國通信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1-08-28 00:01:31


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中國的通信事業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受匪淺。

  1900年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上海和南京的電報局開始開辦電話業務。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05%,電話使用者只有26萬。1957年底全國建成以北京、上海、新疆電臺為骨幹的國際無線通訊網,以及以北京為中心的國內長途有線通信網;1958年北京電報大樓竣工投產,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綜合通信樞紐;1959年中國建成了第一條微波電路。

  通信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從根本上說還是得益於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通信產業一度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明顯短板,其時全國電話普及率只有0.38%,不及世界水準的1/10。那時每200多人才有一部電話,比美國落後75年!那時中國幾乎沒有家庭電話,直到上世紀80年代,安裝一台電話要托朋友找關係,還需要支付5000元之多的“初裝費”,而當時中國人的平均月薪才百把元。即便裝上了電話,也只能撥打市內用戶,如果要打國內或國際長途電話,還得另外申請開通。

  當時的狀況是:市內電話沒有騎自行車快,長途電話沒有坐火車快。打國內長途電話得去長途電話局苦等數小時之多,以至有些人只能帶著被子在那裡的長椅上通宵等候,連北京也有20%的長途電話無法接通。由於無法滿足城市中市民的電話安裝需求,只能在各居委會安裝一部傳呼電話。電話來了,由傳呼員記下對方的電話號碼,再上門傳呼告知,接電話人再用傳呼電話打回去,這樣的效率是如何低下可想而知。那時新出品的電話還有很時髦的名稱:“程式控制交換機”,以區別於原先的搖把子電話和撥盤式電話。華為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就是經營這種電話,而且還只是一家香港公司的代理。上世紀80年代末,“大哥大”開始嶄露頭角,一台厚度不亞於磚塊的行動電話居然售價高達2萬元之多,而當時“萬元戶”已是令人仰慕的對象。對廣大消費者來說,這樣的通信設備是他們根本無力問津的,為了解決移動過程中的聯繫問題,許多消費者只能購買傳呼機(又稱“拷機”或BB機)掛在褲帶上。

  1987年11月,廣州在全國率先開通蜂窩類比行動電話系統,並打通了全國首個蜂窩模擬行動電話。隨後,行動電話漸為人知,中國移動通信發展由此起步,信息通信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